阅读历史 |

第29章、甘河遇仙 (第2/2页)

加入书签

他现在很清楚,马速拥有远比自家功法高明的传承,将全真教的所有展现给他,或许还能得到一些指点,总是好事。

马速沉默片刻,大脑急速运转,分析了利弊。乱世即将到来,全真教整体实力再强一些,齐心对抗外族,也多一份力量。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但本门贫道终归是隐世门派弟子,现在不方便公开身份。故有两点要求事先说明,其一,讲道时,贫道会戴一面具。也请真人和各位道友,不要暴露我的身份。毕竟贵教人数众多……。其二,贫道不会具体介绍本师门的功法。请重阳真人谅解则个。”x33

“理解,多谢道友了。那我们是否可以约在10天以后,具体时间则请道友确定。还有不少弟子在外历练,准备将他们召集回来,都来聆听你的教诲。”王重阳见马速答应下来,便乘机要将此事落实下来,否则十年、八年后再来终南山讲道,意义就不大了。

“哦……,这倒无妨,那就10天后吧。”马速也不清楚全真教收藏了多少典籍,但以在敦煌博览群书的经验,10天足够他浏览上千卷典籍了。

“刚才贫道及众弟子,都没有逼出道友的武器。你看全真剑法,还有何改进之处呢?还请道友不舍赐教。”

“说到剑法,贫道远不如一位奇人,他的剑法可谓出神入化,已达化境。”马速没有直接回答,并将话题转移开来。他可不愿意刚刚才认识,就为他们讲解具体剑法纰漏和改进之法。这已属授业之恩,升恩斗仇,时刻要记住。

“哦,还有令道友钦佩的高人,他在何处?”王重阳很知趣,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

“此人名为独孤求败,或许是这个世界‘无我之境’的开山鼻祖。”

“何为无我之境?”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孱孱起,白鸟悠悠下。’便是无我之境的具象描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万种招式里寻破绽,在千般武艺中览漏洞。以无招破有招,有我之境重招式,无我之境重运用。”

马速在讲解时,也在感叹,独孤求败的武功,充满传奇色彩、高深莫测、璀璨夺目。这与他对人生境界领悟,渐进至境、再无它物不无关系。

从名号看,曾经成魔的独孤求败,必定是不可一世、桀骜不驯且不为世人所理解和容纳的武林怪杰。

晚年的他,了身知命,早已到了物我两相忘的境地,唯有那份骄傲,不曾失去。故而,临终遗言,仍然自称“剑魔”。

算是无悔于自己的一生,无愧于自己的剑道。令人追思,心驰神往。独孤求败,最终埋剑、弃招,返璞归真,一切归零。正应了人生循环往替的道理。生来空空如也,最后还是空空如也,尘归尘、土归土。正所谓人生万象,尽归于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