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4利用 (第2/2页)

加入书签

听到她的话,沈清辞眼前一亮:“那就有劳姑娘了。”

这话倒叫王宝琴有些惭愧了:“说起来都是我害了姑娘。”

沈清辞连连摆手:“我也算因祸得福,知道了妹妹的下落,而且在见到她之前,我还得请姑娘替我保密,莫要给她添了乱才好。”

王宝琴连忙应下:“这是应该的。”

之前还一脸绝望的王宝琴又生出几分希望来。

她同沈清辞一起走出了巷子,又花了点碎银子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城北张府。

在路上,沈清辞就已经同王宝琴交换了名字。

因着沈清辞的仗义相救,王宝琴对沈清辞也没有什么保留,不仅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就连此来云州城的目的也一并道了出来。

说到最后,她又一次红了眼眶。

“我还是不信,他会骗我。”

那个萧公子给了她一个假地址。

她将周围街上的住户挨个问了个遍,都没有一位姓萧的人家。

可笑她当初还心心念念想着来找人家,生怕她阿娘当初在府上将人撵走给了他气受,怕他也误会了她。

可笑她一腔热血和绵绵情谊,在不远千里奔赴云州发现查无此人的时候有多荒唐。

她自小乖顺懂事,端庄守礼,从不让爹娘操心。

唯一的一次离经叛道,是为了来寻他。

她知道她爹娘在经历了将她强塞给张三公子不成一事之后,已经起了给她物色郎君的心思。

而她心里早已经住进了一个萧公子,哪里还容得下其他人。

她怕错过了这个机会,同他此生再无缘分……

没曾想,就是这一次任性,险些让她万劫不复。

若非心里撑着一口气,含着不甘,以她的骄傲,早在落入花楼的时候,她就该自行了断了。

纵然为此吃尽万般苦头,她也不信,她一定要活着,见他一面。

她要当面问问他,为何要骗她。

对她这般执念,沈清辞也不好说什么。

她抬手拍了拍王宝琴的肩膀,只劝了两句,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

马车很快来到张府。

在对门童说明来意之后,虽然没有拜帖,但因她们说是从青州王家而来,还说起前几日张三公子在王家暂住一事,又见两人谈吐不凡,还是将消息替两人递了进去。

不多时,就有丫鬟过来请了两人入府。

沈清辞在进门之前,扫到了对面街口鬼鬼祟祟盯着她们的一个龟奴,见她们当真入了张府,那人也不敢再往前探了,很快就钻进了巷子没了人影。

虽然还在年节,但张家上下却并无半点儿喜气。

张家大公子张锦轩的丧事才办过不久,家主张宗耀又带着三子张锦程去了千窟岭。

张家的二姑娘养在张家老夫人膝下,远在京城。

这偌大的张府,也就一个张夫人撑着。

这一路过来,就连洒扫的丫鬟都是小心翼翼的,连大气都不敢出。

作为丫鬟,沈清辞在下马车之前就已经将头上的帷帽让给了王宝琴,正好遮掩了她有些狼狈的衣衫。

两人被带到了偏厅。

到的时候,张夫人正在听着手底下管事的盘账。

她们在廊檐下站了一会儿,隔着重重树影花枝,沈清辞看到了那位张夫人袁氏。

纵然梳着精致的妆容,也难掩她眉宇间的疲态。

沈清辞也是看了那些线报之后才知道,袁氏是张宗耀的继室。ъitv

据传,张宗耀的原配是个身份低微的寒门女子。

本是配不上张宗耀的身份,但奈何两人感情甚笃,张宗耀又远在云州,京中的张老太太管不到方方面面,不知道经历了怎样一番拉锯之后,两人才终成眷属。

只可惜,那位是个福薄的。

在生下了长子张锦轩之后,就因血崩撒手人寰。

张宗耀本不愿意续弦,可架不住张老太太的施压,再加上袁氏一族在云州也颇有名气,能给张家在云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益。

这婚事就这么成了。

后来才有了二女张静婉,以及那对双生子。

当时看到这里,沈清辞也就能理解为何张宗耀将长子张锦轩看得那般重。

原是原配所出。

张锦轩身死,别无他法,张宗耀才退而求其次选了张锦程做继承人。

这对袁氏来说,也算不得坏事,毕竟现在受器重的是他儿子。

可据说,这对夫妻这些年本就相敬如“冰”,张锦轩出事之后,张宗耀甚至派人去调查了袁氏,怀疑是袁氏从中作梗。

所以,袁氏哪里能高兴得起来。

尤其是张宗耀甚至连年都不愿意留在府上,直接带着张锦程去了千窟岭,这一去就是大半个月,也没个消息。

这让她如何能看得开。

沈清辞思绪回笼的时候,袁氏那边也已经忙完了,听到身边婆子的汇报,她转头扫了一眼沈清辞和王宝琴站立的方向,语气冷淡但也不算失礼道:“请吧。”

沈清辞和王宝琴就这样被请了进去。

在对上袁氏的时候,用的当然是她们提前对好的说辞。

至于王宝琴这一路的经历,她也没瞒着。

她如今心如死灰,唯一能撑下去的信念也只是想见到那萧公子。

再有一点,也是不想拖累沈清辞,还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帮她留在张家找到妹妹。

至于名节不名节的,她已经不在乎了。

更何况,张家在这云州城只手遮天,她今日在街上闹这么大的动静,这经历也瞒不住。

不过好在沈清辞当时戴了帷帽,遮住了面容,对外只说是她的丫鬟几经辗转才找到了她。

她们两人眼下走投无路才来投奔张家。

袁氏面上对此并未表示怀疑,还客套了两句,让她们先安心在这里住下。

但沈清辞知道,转头她就会安排人查下去,会去确认她们的身份。

这半真半假的搀和在一起,倒也不怕她查。

只要能在张家先住下,就能找到机会接近就在隔壁的州牧府。

云州城的兵力都掌握在姚兆丰的手上。

一有风吹草动,姚兆丰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

这才是沈清辞此行的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