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3监督 (第2/2页)

加入书签

好不容易撑到了主殿。

不同于外面的风雪肆虐,寒意刺骨,殿里烧着地龙,才打起帘子,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刺得沈清辞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宁王妃,请。”

小太监顿住了步子,抬手一引。

沈清辞低头,走了进去。

刚一进内殿,就感觉到一道冷冽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那眼神甚至比外面的风雪更让人觉得冷。

沈清辞做出了一副低眉顺目的模样,走上前去,乖巧的见了礼。

“儿媳给母后请安。”

那目光依然落在她的头顶。

但却迟迟没有开口。

沈清辞跪在地上的身子有些摇摇欲坠,就在她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道慵懒的女声。

“起来吧,大清早的,也难为你了。”

“高嬷嬷,赐座。”

听到这话,沈清辞这才起身,依然一副不敢四处打量的模样,只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主座上的那人。

她着一席朱红色层层叠叠的宫装,一头明晃晃的朱玉翡翠衬着她本就明艳的气质越发夺目逼人。

尤其那样一张容貌。

虽然已过不惑,但因保养得极好,岁月似是对她格外优待。

除了眼角那一丝丝不仔细瞧都看不出来的细纹,在她的面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就那吹弹可破的肌肤,说是二八芳华也不为过。

既美艳无双,又富贵逼人,而且举手投足间还带着一股久居上位者的威压。

沈清辞暗自心惊。

难怪盛庭烨长了那样一双俊美无俦的脸,原来是承自皇后。

这会儿,她正拿了一根小匙,拨弄着眼前的小香炉。

“老三怎么样了?”

皇后看过沈清辞之后,便垂眸看着眼前的小香炉。

她的声线偏冷,说起这番话的时候,眉眼里带着淡淡的笑意,但那笑意却没有一丝一毫到达眼底。

只让沈清辞觉得冷。

这一点,盛庭烨跟她简直如出一辙。

沈清辞心里这么想着,但面上却不得不恭敬的回话:“回母后的话,昨儿个王爷也不知道怎地,突然晕倒了,但好在御医赶来及时,没多时便醒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儿媳不知……王爷似是也不大愿意同儿媳说的。”

是个傻子都能听出来皇后这番话不过是为了试探她的态度。

有高嬷嬷在这里,莫说昨儿个发生在喜房的事情,甚至从在姜家接亲见到她开始,后面所有的事情,高嬷嬷应该都呈报了上去。

皇后当然不是想要从她这里寻求答案。

所以,沈清辞如实说了出来,并且最后特意提了一句,盛庭烨不大愿意同她说的。

皇后听罢,手上拨弄香灰的动作未停。

她只抬了抬眼皮子,扫了沈清辞一眼:“烨儿性子随了本宫,是个外冷心热的人,你们才刚成亲,你还不了解他。”

“等日后相处多了,你就明白了。”

这话听起来倒像是个当母亲的关心儿子儿媳似得。

沈清辞乖巧的点头应下。

皇后又问了几句她的身体状况。

沈清辞用早就打好的腹稿应付了上去。

周太医既然也是皇后的人,再加上之前教养嬷嬷,她想瞒也瞒不住。

但好就好在她这体质特殊,她的脉象紊乱,他们也还没从她身上看出什么端倪。

说了一会儿话,皇后才丢了手上的小茶匙。

当即就有宫女递了帕子,给她净手。

高嬷嬷亲自沏了一壶茶过来。

“这是本宫最喜欢的雪松银针,今儿个配着这景致,喝此茶正好。”

说着,皇后当先拿起了茶盏,喝了一口。

沈清辞当然也不敢怠慢,只得端了起来。

虽然皇后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关切她,但她有种强烈的直觉,前面一定有坑在等着她。

所以,这茶……不能喝。

若是平时,哪怕想尽办法,她也得推了去。

可眼下,有高嬷嬷盯着,有皇后瞅着。bigétν

这茶上面就像是长了针似得,她丢不下。

沈清辞只得端了起来。

不过,想着她这特殊的体质,沈清辞倒也没有十分的慌乱。

她故作受宠若惊的模样,“儿媳谢母后的茶。”

皇后淡淡一笑:“你尝尝,如何?”

沈清辞捧了起来,小饮了一口。

味道不错,茶是好茶。

但只凭口感,也判断不出什么。

对面,皇后看她喝下,面上的笑意加深了几分,她放下茶盏,转头看向窗外的雪景:“本宫原没有想到,你竟生得这般模样。”

沈清辞不知道她这话是何意。

她长什么样子,跟她之前派人要杀她的计划有什么关系?

再有,在她选了她做三皇子妃之前,就没有派人来打听她的容貌,才情?

在皇后这里,有太多的谜团,她这明显后面还有话等着她,所以,沈清辞也不敢贸然接过来,只垂眸,一副乖乖巧巧的洗耳恭听的模样。

皇后对她这反应倒是有几分满意。

她涂着寇丹红的手指摩挲着青玉茶盏,好半天才道:“光瞧这模样,你同烨儿倒是极配的。”

“听说,你之前在沈家吃了不少苦?”

沈清辞忙垂眸道:“没有的事,母后误会了,之前是儿媳身子不好,父亲母亲才会将儿媳送去庄子上静养。”

皇后当然不会有替她打抱不平的想法,她若点头应下了,反倒显得自己心胸狭隘,过河拆桥。

听到她的话,皇后转过了头来,那明艳的眸子落在沈清辞的面上,旋即说了一句让沈清辞颇感意外的话来。

“你可知,本宫为何独独选了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