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大建设 (第2/2页)

加入书签

“其实,很早以前做统一预案时,我们就都城问题做了专题研究,比较诸多城市和地区,候选城市有原北宋都城汴京(开封)、西京(洛阳)、并州(太原)、京兆府(西安)等。最后,大家比较集中的意见,还是趋向在燕京城改建、扩建。”

众人见马速同意迁都,均兴奋地围绕墙上的地图,讨论起来。

前金朝辖区不仅地域辽阔,达361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以及部分罗荒野东部地区,还强占了中原传统核心区。

考虑到再继续往北,还有蒙古、罗荒野等更为广袤的大地,的确在偏北方的地区选址设立都城较为合理。

最终,大家议定,将都城设置在燕京。同时,按马速的建议,老城保留原貌,另在一侧按现代化理念重建一座新城。

“皇上,解放伪金后,人口数量陡增,但鉴于北方地区大多开始进入冬季,许多贫困家庭靠官府发放的救济,虽能勉强度日,生活还是较为艰难,臣建议,早日开始新都城建设工程,招揽北地民众,以工代赈效果更好。”

“准奏,此策甚好,大家的思维可更开阔一点。毕竟新都城建设所需劳动力十分有限,我们应全面开启中原大地的铁路、公路干网、码头、大江大河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此,不仅可消化更多冬季闲置的劳动力,还可加速中原大地的开发速度。”马速很赞同这个建议。

财政比较宽裕,让利于民,让新朝新气象,对凝聚民心有很大作用。

“可惜北方地区天寒地冻,冬季搞建设效率极低。”有人担心到。

“的确,我们要尊重科学,尽量选择在冻土不太严重的地区开展建设。较为寒冷的地区,可以安排建造木质结构为主的学校,普及文化教育宜早不宜迟。当然这个季节全面开工,主要还是给广大原金朝统治区民众的一点福利。”

大家讨论全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纲时,马速又看了一下地图,见中原和厦门及中南半岛之间,还隔着南宋占据的江南及华南、四川等地,实在有点如鲠在喉。

但对于金朝这样的外族王朝,还可武力统一,但南宋毕竟还是代表了传统中原政权,用同样武力碾压,民心方面就难以凝聚了。x33

好在,马速有足够耐心,20多年的谋划,不急这点时间,还是先民生第一吧。

“土地分配进展如何,可不要影响开春后百姓的耕种。”

“我们结合移民政策,进行土地分配,这样可有效改善人多地少,以及地多人少的不均衡性。毕竟广大民众刚获得解放,只要分配土地,地方在何处倒不是特别敏感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