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9章、检验成色(3)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样的的主教练,在nba不是少数,代表了许多球队的生态。

尼克斯队用穆托姆博替换下莫宁。

莫宁今天表现不错,登场6分钟,篮板就达到了5个、得分4分、盖帽1个,把尼克斯原本孱弱的内线支撑了起来。

换下他,德安东尼主要是隐藏实力,毕竟仅仅是季前赛,让大病初愈的莫宁适应一下比赛氛围,无需那么劳累。

穆大叔年龄已大,跑轰速度有点跟不上。篮网队此时也加强了防守力度,让尼克斯的进攻速度自然而然降了下来。

不过,穆托姆博218米的身高,以及丰富的经验,在内线的统治力,远高于篮网队身高213的中锋杰森·科林斯。

加之穆托姆博去年就在篮网队效力,对其战术和每个球员的能力都极为了解,所以在换发青春、体力跟得上后,内线防守上还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进攻方面,尼克斯改打一星四射,以穆托姆博为轴心,进行篮球中转,马速则转为组织+得分双能卫的角色。

尼克斯这样的阵地战,依然很赏心悦目,篮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最多两个回合尼克斯就有投篮,即使有不准的球,穆托姆博和罗伯特·霍里镇守的内线,也能第一时间抢到篮板。

几个回合下来,效果还行。但速度降下来打阵地战,传接球次数增加,失去了跑轰的高效率。每一个回合用时需要20秒左右,面对篮网队的紧密防守,投篮命中率并未因稳健、增加了时间而大幅提高。x33

这也验证了跑轰战术得分效率还是最高的进攻体系。

篮网队有前两个赛季夺取东部冠军的贾森·基德、肯扬·马丁和理查德·杰弗森组成的“三叉戟”,实力本就不可小觑。只是开场有些轻敌,被完全陌生的尼克斯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10分钟后,他们的比赛状态逐渐恢复,慢慢稳住了阵脚,双方打得有来有往。

而且,在防守方面,一旦莫宁或穆托姆博不在场时,篮网队还占有一点优势。

不过,尼克斯坚持考察阵容、锻炼队伍的原则,已3次轮换了阵容,而且老将雷吉·米勒、莫宁、穆托姆博、霍里上场时间都没超过6分钟。仅占上半场比赛时间的25,好似替补队员一般。

由于比分胶着,每次阵容轮换,马速都始终留在场上。打满了上半场2节24分钟。有马速如计算机般精密的组织,以及时不时的3分远射,阵容变化对尼克斯队的实力而言,波动不算很大。

这是nba中罕见的状况,大多数球队主力阵容和轮换或替补阵容战力相差极大,而尼克斯队竟然14人没有特别大的区别,甚至没有一个是板凳队员,全都进入到轮换阵容中。

反观篮网队,只在第2节还剩4分钟时,才换上了轮换队员,让主力队员下去休息。毕竟刚休假归来,许多球员还没有恢复体能或者进入比赛状态。

篮网队替补上场的有鲁西奥斯·哈里斯、老将阿隆·威廉姆斯、布莱恩-斯卡拉布莱恩、杰森·科林斯等人,今年转入的8名球员中,没有特别突出的球员,仅佐兰·普拉尼尼奇获得了上场机会。

或许是三驾马车足够强大,首发5人也完整保留,再或许是为了维系球队的薪酬合理性,篮网队今年没有引进什么大牌或有实力的球员。

此时的篮网队还没有卖给罗刹国首富普罗霍洛夫,老板布鲁斯·莱特纳实力有限,在球队上的投入上,很是斤斤计较。

尼克斯轮换阵容在马速的率队下,实力相对篮网队的轮换和替补,要强上不少。尼克斯顺势将分差扩大到了20分,结束了上半场比赛。

下半场开始,篮网队重新换上全部主力,看起来,主教练拜伦·斯科特依然不是练兵,而是帮主力阵容找回状态。尼克斯队按部就班,进入到如上半场一样的阵容循环。

马速略为加大了压迫式近身防守的力度,几乎冻结了基德。并指挥队友不停盯防篮网队其他球员,马速自己还根据球场动态,不时堵在即将跑出空位的篮网队球员与基德之间传球路线上,而篮网队只得频频采用挡拆战术,但尼克斯预先有反挡拆训练,让篮网队的挡拆战术时灵时不灵。

篮网队的发动机好似油路堵塞一般,运转极为不畅,效率很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