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 明目张胆的抢劫 (第2/2页)

加入书签

我说:“有就给,没有就算了呗。你可是新客上门,稀客难得啊。”

于是王雪儿给了50美刀,我也不客气,就收下了。有钱不要,那就是傻子。

用一双筷子把菜都拌了一下,香味扑鼻,闻着就想吃。我拿来一个不锈钢勺子,用来把小鱼仔舀到碗里。这小东西真的太好吃啦!

王雪儿一个个菜夹着试,美目越来越大。不可思议,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居然有如此美味佳肴!

这辣椒辣得过瘾,豆腐花咸淡适中,菜心新鲜清爽可口,脆爽入味。鸡爪麻辣鲜香有嚼劲,老天爷啊!为什么我没有早点跟着她们过来!

她狠狠的瞪了凯琳娜一眼:这死妮子,有好吃的居然不告诉我!还藏着掖着,实在是太过分了!但凯琳娜根本顾不上她,正在埋头干饭呢。

王雪儿没办法,也加入抢菜的行列。人多吃东西分外香,她已经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酒足饭饱,大家都吃得很饱,气氛也比较融洽。

“雪儿,我这里的小吃还缺点什么?你刚来,帮忙提点意见。”我说。

王雪儿想了想:“金桔花只有一点点了,为什么你不补货?芝麻米糕可以搞过来啊,还有梅子干。”

我说:“老板正在从国内弄过来,这里毕竟离得很远。等一下,你不怕辣吗?”x33

“我觉得还好啊,这点辣椒不算什么。”王雪儿说。

“让我猜猜啊!你不怕辣,那就是四川,重庆,或者湖南的。知道米糕,你是湖南的。知道金桔花,梅子干,那你是浏阳市周边,甚至是浏阳人。恩系浏阳噶,对不啰?”我就试探她一下。

“耶,恩啷个晓得?”王雪儿下意识回了一句浏阳话。

“你是浏阳东乡的,过了溪江,古港镇,永和镇。但又没到大围山,张坊镇。这样就只有官渡镇和七宝山了,是不是这样?”这一番话把大家震惊的目瞪口呆,王雪儿也不例外。

凯琳娜问我:“为什么你会这么说?雪儿,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雪儿呆呆的点点头:“没错,我是浏阳市官渡镇的。”

我告诉大家:“是这样的,浏阳市北乡的话,和平江县长沙县差不多。西乡的话和株洲市差不多,南乡的话和江西上栗县差不多,而东乡话则更接近客家话。”

“也就是浏阳市西边属于湘语,中间是赣语,东边是客家话。一样的东西,我们有几个称呼。浏阳城里的人只要听你说一句话,他就知道你是哪里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十里不同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愣了半天,大家只好竖起来大拇指:“厉害了!”不服不行啊!

“话说,你们怎么会跑这里来的?这里离浏阳有上万里路呢?”我问她。

“哦,我爸妈在这边做生意,我就跟着过来了,差不多有3年多啦。”王雪儿说。

“对了,你又是怎么来这边的?你从哪里学来的蒸菜?家乡变化怎么样啊?”王雪儿问我。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你且听我细细道来。事情是这样子的”我说。

伊娜她们一看不对劲,这咋还套上近乎了?不行不行,得赶紧阻止他们。

凯琳娜说:“雪儿啊,我们出去看看吧。阿云等下还有事情要忙呢!”

不由分说,凯琳娜拖着她就往外面走。然后伊娜也拖着她走出去。

王雪儿一脸懵逼:什么情况?我们在叙旧呢!

我一看,也是时候把木炭点燃了,于是我把锅弄出去烧火。

王雪儿说:“你这是做什么呢?”

看样子她都忘记了可以烤火了,我问她:“你冷不冷?”

“有点冷,还好吧。”她说。

晚上确实比白天冷一些,我找了一些木头和干草,把火点着。让威尔他们看着,我进去打扫卫生,洗碗。

顺便数一数,今天进账多少。钱嘛,自然是越多越好。我把桌子反着放,两张叠在一起,先把地面打扫一下。摆凳子还是他们来摆吧,要把碗先洗了,对了,还有100个喝酒的杯子需要洗。

洗完之后,威尔把锅端进来,红彤彤的木炭散发着热量,让我感受到了木炭燃烧的温暖。

我把上衣内口袋里的钱,都拿出来数。小鱼仔80x25=2000美刀,蒸肉,蒸排骨,蒸油渣都是65美刀一碗,就是65x3x25=4875美刀。

然后蒸豆腐,金针菇,鸡腿,鸡爪都是60美刀一碗,就是60x4x25=6000美刀,还有25桌每桌有4个小吃,以及伊娜她们给我的300美刀,王雪儿给的50美刀。全部加起来这些,就是我今天的第一波收入了:2000+4875+6000+1000+300+50=14225美刀。x33

王雪儿在边上看得傻眼了,她忍不住说:“阿云,你这就进账了1万4千多美刀?你你这是在明目张胆的抢劫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