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章、璀璨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中国古人尤其是文人,在没有身居高位、权力泛滥之前,大多还是极为注重品德修养和口碑。但马速更清楚,不能寄希望于人性和道德约束。否则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人才,一经诱惑,难免会被外人所用,损失人才在其次,泄露一些书院的机密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马速在完善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外,还将逍遥宗弟子培养结合在一起。

现在逍遥宗没有正式挂牌,但他收徒和传授武学,是和书院的教学合二为一。

没有照搬全真教等其他宗门,那种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前世学校的教育模式,即分级培养。

没有固定的师傅,只有各有特长的教授。弟子(学生)们除完成必修课外,其他的修炼则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老师的课程。x33

当然,以前基本都是他自己在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好在现有了一批毕业生,他们基本能理解马速编撰类似前世小学程度的教材。加上他们自身在汉语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相信可胜任低年级学生的教学。

而马速将继续培养这些毕业生(留校老师),让他们在未来2-3年内,可达到高中水准,并虽时间继续提升。再过些年,他花在书院的精力,就可分散下去了。

马速对着花名册上,回顾这些学生们的性格、特长和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谨慎地进行着工作分配。他计划将其中100名最优秀的学员,留在西溪书院,继续深造并担任老师。

其他100名学员中,偏好自然科学的60名学员,进入到马速创办的南宋、甚至是古代中国首家科学研究院。另外40名学员,分散到马速旗下的各个势力,另有任用。

没错,科学这个词,已被提前运用到西溪书院里,并专门设立了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已成立2年,招揽了400多民间匠人高手,秘密研究炼钢、造船、火药、织布机……等,以及一些生活类用品。x33

如活字印刷机,研究院在马速的提示下,基于百年前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基础上,直接改进成前世的铅活字,并制作出水动力的半自动印刷机,印刷效率极高。

书院所用的教材、图书馆上万册藏书,除少量能从市面上购买到的,大多都出自这套印刷机。

香皂、白砂糖、精盐等,都已研发成功,但因时机不到,这些生活物质暂时没有量产推向市场。这里可是南宋都城,马速没有自大到在朝廷和无数眼冒金光的贪官污吏面前,生产和销售这些暴利产品。

有了这50名具有现代基础知识的毕业生,相信与已有两年研发基础、并有一技之长、经验丰富的匠人合作,研究院将结出更硕果。

马速书桌上的花名册,若有来自现代研究历史的人看到,一定会发现聚集了这个时代许多的英才、豪杰。

这并非偶然。

按前世历史知识和记忆,马速回到南方时,就列出了这个时代适龄少年的名单,然后有意识地去收罗这些人才。为此,不惜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没有互联网,马速便启用了丐帮这个“人工网络”,找到名单上的能人后,再派人或自己亲自前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其来到西溪书院。虽说不是每个人都找到或请到书院就学,但成功一部分,也就聚集了大批有潜力的俊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