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逍遥道藏 (第2/2页)

加入书签

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20多年,因而汝窑的精品瓷器,即使在《射雕》这个时代,也很稀有。x33

传世到千年后的真品全世界已知仅65件,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周身布满纵横交错的纹片,有“雨过天晴云”之说。

马速想起不久前游览了北宋故宫,他立刻查看了一下空间,居然就有10多件汝窑珍品,甚至还有前世成为谜的柴窑精品8件。其他几大窑口的,更有百余件之多。

一个月后,定制的酒瓶样品送来了首批300余件,品质十分优秀,黑釉面光可鉴人。但古代人工生产,效率较低,所有酒瓶全部烧制完成,还需3-5年时间。好在马速仅是提前预备,并不着急。

马速尝试性将蒸馏出来的原浆酒,与市面上买来口感较好的低度酒,勾调到大约50度。灌装到300个酒瓶里。收入到小洞天小木屋的库房中,让其自然陈酿。

有了这种高度白酒,马速第一想法,就是在济南府以及全国各地,开办酒楼。有这样的美酒,以及马速可提供的现代菜谱,生意定将火爆。

更重要的是,古代收集情报的最好地方,一是青楼、二是酒楼。青楼马速不想涉足,但酒楼这样的情报网,是必须建立的。

人一喝酒,什么话都会说出来。

不过,这些都是构思,无论是白酒还是酒楼之类的,在没有完成组建势力时,这些都不能轻易暴露出去。

酒坊进入了正常,马速一直猫在庄园里,沉淀自己的学识。

虽下山不到一年时间,但无论是敦煌、还是全真教、以及拜访过的百余座道观,尤其从北宋故宫收集来众多的典籍,都要整理。马速还要抽时间,将记忆中的所有典籍、道藏默写出来。以后作为逍遥宗等势力的收藏,和弟子们阅读的藏书。

马速现在手里拥有的道藏典籍,或许已是全国第一数量。他还有个想法,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典籍整理成《逍遥道藏》,一定是历史数量最多的道藏版本。也不失为人生一大成就。

虽古玉给他开拓了脑域,并拥有了过目不忘的才能。但马速在途中,一有时间,就将阅览记忆下来的典藏,撰写下来,一是温习,二是有空时,再多阅读几次,往往又有新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宏伟的想法,时机合适时,重新编撰一部道藏。将这些文明瑰宝传世下去。

习惯了用钢笔、键盘书写。来到《射雕》这个时代,毛笔写字的低效率实在不习惯。尽管马速在秘境修炼时,也特意练习了书法,字还算不错。但钢笔、圆珠笔等,虽在前世十分廉价,但却需要工业体系支撑,才能生产出来。无奈,他专门制作了几十支鹅毛笔,配合《天山折梅手》腕上功夫,书写速度,至少是常人的十数倍。

这几个月的游历途中,马速利用夜晚修炼之外的时间,将看过的典籍,默写出来了100多册。看起来不少,但距离脑海中的所有典籍,仅千分之一不到。抄书,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他还是乐在其中。虽说典籍的内容铭记在心,但抄写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和理解的过程。

所以,将所有典籍全部默写出来,估计至少还要花费8-10年,考虑到还要继续收集民间及皇宫里的典藏,这个时间或许还要增加。

但马速毫不在意,抄书,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