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报国路线 (第2/2页)

加入书签

他知道这一波恐袭后,米国各方面已有所防备,境内暂时灾不会发生什么重大袭击。反倒是1个月后,米帝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一场长达20年的战争,由此开启了更加疯狂干预他国的时代。

“速儿,知道你自小独立。能给妈讲讲这次来斯坦福学什么专业吗?这两年忙于投资公司的事情,对你关心太少了。”这天,马速陪着母亲在海边散步,苏佳怡问到。

“专业不重要,等会我再解释。来到这里读书,真实目的主要有2个方面。”马速让古玉扫描了周边确定没有监控后,靠近母亲,轻声说到。

“其一就是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力争收刮一些硅谷的成果,哪怕不能完全掌控,通过这些成长性极强的企业,也可让我们的资本迅速扩张。”

斯坦福大学占地达35平方公里,校园是全米国第二大面积,有许多绿地、空地。被称为“农场大学”,正因如此,也成为了米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

工业园区里,入住了许多科技公司,如微软,惠普、沟谷、雅虎、罗技、snapchat、nvidia、思科及lked等公司。

这里就是硅谷的发源地,更是硅谷的引擎,在8、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叶,诞生了不少发展前景极佳,尤其是it产业的科技公司。

斯坦福大学工业园,还带动了帕罗奥多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拥有以太网、salltalk程式语言、激光打印机、图形用户界面、鼠标等许多高科技成果,以及发明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的“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再过些年,知名社交网站“非死不可”总部亦将设于此。

正是因为知道未来发展轨迹,马速便计划先打入这些产业的内部,才有可能最终获得一些话语权,甚至掌控某些领域的机会。

马速的思路很清晰,公司将有两条发展路线图。一条是在虚拟经济市场,薅米国羊毛、赚取巨量资产,积攒报国的硬实力。毕竟若自身资本有限,光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这部分业务将由现在的迅速投资公司继续运营。

另外一条就是科技报国。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未来某一天,米国卡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脖子,提早布局。

比如芯片产业,若能在其中某一个重要环节取得优势地位,便有可能获得全球产业链的一定话语权。

当然,马速也要提前考虑到即使是米国某科技企业的最大股东,一旦米国官府限制技术和产品输出,也会很被动。所以,科技报国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利用这里的孵化土壤,壮大到一定程度便转移到国内继续发展。

但it产业尤其是芯片产业链环节众多、射面极广,凭一己之力很难获得掌控地位,哪怕仅仅是其中某一个环节。

为此,马速有3个初步预案。

一是集中人力物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并购等手段,将产业链中的某个关键环节完全把控,届时或许能让米国的制裁投鼠忌器。

其次,就是现在开始,就扶持一些科研机构,暗地里研发脱离传统硅基芯片的技术,如碳基、光子芯片等。且在研发即将完成时,便将成果全部转移到国内。这样可以形成两条技术发展路线,让米国即使制裁也无效。

其三,便是围魏救赵,跳出在在it产业寻找机会的思维。在另外一个事关所有人切身利益的产业上,获得绝对优势、甚至垄断地位,同样也可以起到制衡单边制裁的目的。

最后这个方案,便是马速早就确定的此生努力的目标。

第1、2方案,也会继续尝试,是否成功实在没有太多的把握。但事在人为,努力后可能不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总之,在米国投资薅羊毛还有10多年的机会。尽量把握住,或许有一些惊喜。

马速利用今天这个空旷沙滩、有海浪背景声、外人难以窃听的机会,把思考的一些公司发展方向和重大策略,给母亲详细讲解了一番。以便她在平常公司运营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

“其二就是要在这里暗中学习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编程技术。it是未来几十年高科技领域的主流产业,我不可能熟视无睹。即使我以后不亲自从事研发,但成为一个内行,也是必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