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5态度转变 (第2/2页)

加入书签

沈清辞无声叹息。

到底是个小傻子。

就在这时,听到动静的郑氏从里间走出。

“宝珠,连早饭都不吃,你又上哪儿疯玩去了?”

郑氏的话才说到一半,就看到陪在王宝珠身边的沈清辞,她连忙笑着迎了过来。

“宝珠这孩子,又来叨扰姑娘了。”

沈清辞笑了笑,“奴婢也喜欢同九姑娘玩在一处。”

郑氏笑着,请了沈清辞进屋喝茶。

说了两句闲话,沈清辞便将话题引到了宜兴院上。

沈清辞喝了一口热茶,不紧不慢道:“奴婢昨日听到府中有人提到宜兴院,似乎是不大好的事情。”

话音才落,就见郑氏的脸色一僵。

原本的笑意淡去,她朝跟前的两个丫鬟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去门外守着。

等确定外面没什么人之后,郑氏才压低了声音开口道:“阿曦姑娘,宜兴院的事情,姑娘还是少沾边为好。”

沈清辞不解。

郑氏叹了口气,“实不相瞒,之前就来过几拨人到府里打听消息了。”

“恕我斗胆猜测,张公子……恐怕也不只是借宿这般简单。”

闻言,沈清辞都忍不住高看了郑氏几分。

原以为她只是个性子怯懦的后宅妇人,如今看来,竟比王启赐孙氏那些人更有眼光些。

沈清辞捧着茶盏,“我也不知我家公子的事情,只是张家既同姜家联姻,我家公子自然不会做不利姜家,王家的事情。”

虽然身份和立场是假的,但这话不算是假话。

盛庭烨和她此来就是为了查清楚王承恩的身份,以及王家是否真有通敌叛国之实。若是由盛庭烨经手,自是不会冤枉了王家,可皇后那边已经得了消息,若落到她手上,对王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沈清辞这一路跟来,也是为了帮王家。

既是已经改变不了的事实,她所能做的,就是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查明真相。

郑氏点了点头,“我自是相信姑娘的。”

她叹了口气:“说来也是奇怪,我第一面见到姑娘,就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

说完,她转头看了一眼还腻在沈清辞身边的宝珠。

“宝珠从来不对旁人这样,之前……”

之前也只是对姜玉菀才这般依恋。

这话郑氏没有明说,她看着沈清辞,感慨道:“可能是跟姑娘投缘吧,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沈清辞笑了笑,就听她继续道:“其实,这宜兴院也不是说不得。”

“只是之前里面闹过鬼,老夫人找了道士来作法,后面便封起来了。”

“姑娘知道的,一旦跟鬼神沾边,旁人便不敢再去招惹了。”

沈清辞还从未听过这个说法。

她忍不住追问道:“这是多久以前的事情?”

郑氏叹息:“很久了。”

说着,她想了想,“老太爷去世没多久,底下人猜测,怕是老太爷放不下家里,又回来了。”

外祖父去世没多久么……

沈清辞那时候才两岁。

可后面这么多年,她来王家的时间少,但加起来怕是也有数十次了,却从未听说过外祖父的院子闹鬼一说。

“可是,为何外间对此没有半点儿传闻?”

郑氏摇了摇头:“姑娘没听过也是正常,毕竟这样的事情,连府里的丫鬟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而且老夫人也下过命令,不让人再提。”

闻言,沈清辞恍然。bigétν

她每次在王家住的时间不长,才没有哪个不长眼睛不怕惹了麻烦在身的把这件事往她面前倒。

“可既然如此,那平日里去负责打扫宜兴院的丫鬟……又是如何敢的?”

沈清辞不由得问出了关键。

这次郑氏还没发话,倒是一直黏着沈清辞的王宝珠开口道:“钱妈妈不怕鬼,钱妈妈是治鬼的!”

郑氏嗔了她一眼。

“这孩子!”

说罢,她转头无奈的朝沈清辞笑了笑。

“宜兴院的清扫一向都是老夫人身边的钱妈妈亲自负责的。”

这事就更不对劲了。

要知道,钱妈妈就是沈清辞外祖母庞氏的左膀右臂。

甚至曾经在庞氏生病的时候,代为掌管府里中馈,深得庞氏的信任。

后来她嫁的也是府里外放到庄子上的一名姓彭的管事,生下了王宝莹的生母彭氏。

只不过那彭管事是个短命的,没几年就去了。

钱妈妈也未改嫁,就带着彭氏在沈清辞外祖母身边伺候。

再后来,彭氏被王启赐看上,收入房中,有了王宝莹。

上有老夫人的看重,下有子女傍身,钱妈妈在府里的地位更高了。

只不过一个打扫庭院的粗活儿,何至于让她亲自动手。

这一点说不通。

沈清辞正琢磨着,就听到院外响起一道娇俏的女声:“宝珠宝珠?你在吗?”

听到声音的王宝珠扑腾一下从沈清辞身边坐起。

“我在呢我在呢!五姐姐!”

说王宝莹,王宝莹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