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人有三宝 (第2/2页)

加入书签

“至于后天之气,则是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这就是我们平常需通过功法修炼,才能获取天地元气的原因。”

“在内丹学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但就内丹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

“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

“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通俗讲,就是大幅度增加了寿命。”

其实,这里说到的元神,并非是修真中化神期,破元婴而凝聚的那种元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类似修真体系中的神识、或灵识。毕竟道家的内丹修炼体系,和真正的修真体系相比,还是简化了许多。

“其实,这些都是内丹修行的理论,武学就简化许多了。现在大多道家修士,其实也只是在修身养性,再加上修炼武功,强身健体。而修真……不谈修真了,不是这个时代可以考虑的问题了。”

“修真或习武第一步当是锻体。所谓锻体,便是以灵气改善体质,或者习武挖掘肉身潜能,等到肉身适应可以吸收大量天地灵气,就到了练气的地步。”

说到这里,马速也反省到,幸而自己拥有前世诸多专业知识,深知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在灵鹫宫秘境中,耐住寂寞,先锤炼了身体,才开始修炼真气。

“修真第二个境界是练气,武道称谓后天。在这个境界,吸收天地元气强化人之三宝精气神,强化灵魂与肉身,最终才能进入先天境界。”

“先天之说,历来都有。道藏中,言人出生时,通过连系母亲的脐带,随母体一呼一吸,争取养分。生出后脐带剪断,始由先天内息呼吸,进入后天口鼻的呼吸。”

“故而修真、习武均无比重视重归先天的呼吸,但母体已不存在,唯有发动体内自身的先天呼吸,以脊椎直上头上泥丸的督脉,再经印堂下胸前至肚脐之任脉呼吸,所谓打通任督生死玄关,结下能吸天地之气的仙胎,讲的便是后天反先天的过程。”

“而突破到先天之后,体内的真气,就逐渐转换为真元。丹田内的能量品质更加高,力量输出也如臂指使。”

马速一口气说了许多,才引经据典,将先天境界的原理和构成讲述清楚。

王重阳大有收获,摸清楚修炼方向,他下一步修炼乃至突破,就变得容易多了。经马速的提点,或许他比原著还能提前进入先天。

“道友多次提到修真,难道世上真有修真者?修真境界又是如何划分的呢?”王重阳这时就是好奇宝宝,心中有许多问题,恨不得都得以解答。

“修真者是否还存在,贫道刚出山,并不清楚。但修真的常识,还是多少了解一点。若按修真来划分,炼气期1-6级对应武道的后天武者;7-9级大约相当于先天武者;筑基期则相当于宗师境界;金丹期相当于大宗师境界。再之上,就是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嗯,再以上就没有必要介绍了。当今已进入末法时代,天地灵气残留极少,所以武道才成为了修行的主流。”

“那何为武、何为仙,武道和修真又有多大区别呢?”马钰问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