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4章、神技现世 (第2/2页)

加入书签

唐初,苏敬主编,耗时2年修订完成《新修本草》。计有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正文实际载药850种,较《本草经集注》新增114种。x33

此书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又将原草木、虫兽2类,析为草、木、禽兽、虫鱼4类,序例亦一分为二。新增注文冠以“谨案”二字,小字书于陶弘景注文之后。新增用药用黑大字书写,末注“新附”。补注内容中,以记载药物形态、产地为多,兼述药效、别名等。书中纠正陶氏谬误处甚多,为后世辨正药物基原提供依据。

全套医典是马速在前世百余岁开始专心修习医术时,亲手毛笔抄写而成。字体仅3号印刷体大小,全本浓缩到21卷。

“这如何使得。”林大师一边招呼马速,一边拿着第一卷,稍微浏览了一下目录,便知其极为珍贵。

且这是一套古代宣纸手抄本,并用古法钉制,仅凭其书法、古籍本身,就已算是文物。关键是内容果真是失传全本,简直让他爱不释手。

“小友请坐,这礼物太过珍贵,但老朽又见猎心喜。不如先留在老朽这里,观摩一二,10日后再还与小友如何?”林大师心想,花点时间将医典复印即可,没必要占这少年的便宜。

“无妨,医典总是要运用起来才能发挥其作用,还请大师别再客气。”珍藏医书马速空间里有许多,而且这套送出去的,仅仅是手抄副本。

“唉,太……好了。上茶,对,上那个今年的龙井茶。”林大师朗声到,抑制不住的欣喜,有原本哪还要复印本,他实在无法拒绝这样的宝贝,也算是文人通常的癖好。

中医古籍由于年代久远,自然损坏、散佚或亡于兵燹者颇多,仅以隋齐和宋代的官修目录中所记载的中医书名来看,如《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中所著录的中医古籍就有879部,合11883卷,而今尚存者不及十分之一。

所以今天马速赠送的医术,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国宝。

茶过两盏,聊了一会医书古籍失传的感叹后,林大师问道:

“小友家学渊博,今日有何高见。”

“是这样……”马速便将想要进入医科大求学,但因年龄所限不得而入等事宜讲述了一番。

“这……,若是进中医药大学,我豁出这老脸,倒也不难。可医科大那边,没有设置少年班,也不像中医这边可以传承人身份特招入学,操作起来有些麻烦。我得找人打听一二,再想办法。不过,小友家学渊博我自然是信的,但医者治病救人,来不得半点虚假,老朽可是先要考校小哥一番,才敢推荐,还望小友见谅。”

闻言,马速很钦佩林大师的为人,忙可帮,但医术要合格,很有原则。不过他微微一笑,心道:考校?前世他钻研中医药120余年,凭借高深修为,其效率折算成常人学医、行医时间,相当于400年以上。

试问,出上古传说,历史上哪位医家能坚持从医400年。

且前世拥有海量的医学典籍,并四处拜访医学大师,博众家之长而大成。现今传承不全的大国手,如何是其对手。

但他现在仅13岁,的确难以让人相信有多么厉害的医术。也好,给这些现代大师们开开眼界,有利于中医药业的复兴。

“末学自无不可,大师请。”马速答到。

“好,老朽就喜欢少年英才。”

4小时后,林大师满脸通红,意犹未尽。几番交流下来,他才知道马速的中医药学识,简直深不可测,远超他的想象。任何疑难杂症、偏方针法、信手拈来。

“不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烦请小哥后天再来寒舍一聚,我想再请几个老友一聚,共同与小友切磋。”林大师童心未眠,暗中窃笑到。

今天在13岁少年面前落了下乘,便让其他国手共同享受一番此等“待遇”。再者,马速一身高超医术,何况不是一场际遇。

马速告辞后,林大师便迫不及待,给京南、京城、沪上、蓉城等地的大国手们致电,以医典《新修本草》现世,以及一海外神秘传承人为由,“勾引”这些大师们前来。

两天后,马速再度登门。

只见更为宽敞的接待厅里,除林大师外,还有12名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用如狼般的眼神盯着马速。x33

其中一性格急躁的老人,不待马速行礼,冲上来拉住他的胳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