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章、造船工场(3) (第2/2页)

加入书签

船舶技术达到一个巅峰,自然也会运用到军事方面。

从南宋初期的宋金战争开始,南宋便开始着手构建水防工程体系,并将其防御重点放在淮河、长江、运河沿线。

建炎三年,宋高宗得知金兵从楚州沿运河南下,急忙从扬州逃到镇江,金兵至瓜洲,王渊请幸杭州。命留朱胜非守镇江。以吏部尚书吕颐浩为资政殿大学士、江准制置使,都巡检使刘光世为殿前都指挥使,充行在五军制置使,驻镇江府,控扼江口。主管马军司杨惟忠节制江东军马,驻江宁府。

高宗逃至杭州后又对长江、运河防线重新进行部署,命杜充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前军统制王燮隶之,韩世忠为浙西置使守镇江,刘光世为江东宣抚使守太平、池州,并受充节制。

但部署在长江、淮河、运河沿线的防线并没有阻挡住金军南下,金军主力从楚州至亳州间渡淮河南下,并在光州、黄州等地渡江。

宋高宗逃至明州后,金军沿浙东运河直追至明州,金人陷明州,夜,大雨震电,乘胜破定海,以舟师来袭御舟,张公裕以大舶击退之。金军于是撤军、沿运河北归。x33

至镇江时,宋将韩世忠率军截击,给予金兵重创。这是南宋时期宋金交战的第一阶段在长江、运河一线发生的战役。此后,宋金还在两淮区域进行多次交锋,宋军借助长江天堑和运河为屏障,与金军展开激烈的攻守之战。

战局暂时稳定,在难得的短暂和平期内,因金朝在北方虎视眈眈,南宋虽纸醉金迷,但还是有一些有志之士,认识到水军和依托长江天险、两淮地区防卫的重要性。

马速的前世资料回忆到这里,突然想起,再过几年,一场大战就要来临,心头一紧,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不过,在南宋朝廷眼皮底下,几年时间,是完全无法组建出一直强大的水军。看来还得采用其他的办法,临时帮朝廷一把。不是为了赵家江山,而是江南的千万无辜百姓。

张掌柜继续带着马速参观工场,也看了几艘成品小船。马速边参观,边在思考,暂时将想法收藏起来,好在还有时间做准备。思绪回到工场里,问道:

“掌柜的,我已在福建投资了一家中国最大的造船工场,你有兴趣来帮我做事吗?”从今天短暂的交流中,马速感觉这个张姓掌柜,管理能力和经验还是不错。

“我……,我上有老、下有小。恐怕无法离开岳阳到其他地方。”

“嗯,情有可原。可否这样,我也会在岳阳建一家工场,到时候你来帮我。工钱可以在你现在的基础上上涨4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