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发行货币(2) (第2/2页)

加入书签

宋朝尤其热衷铸币,最高时一年发行了570万贯,日常也在100-300万贯,其铸币数量可谓是历史第一。

这让中华阁很头痛,按理说,中华阁拥有的铸币技术碾压南宋,完全可以仿制,但超发货币直接后果就是购买力下降,受苦的是老百姓。

“南宋境内发行金银币的可行性你们论证过了吗?”

“我们调研过,朝廷的银锭大多用于税银,种类不多,造型粗糙,铸造成铤的形状,有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十二两)、六两等。”

南宋银锭的外观神似一块肥皂,还有很多蜂窝状的凹凸。或许是因为“丑”的缘故,前世影视剧作品里,很少看到银锭出现的镜头。

银锭防伪和计量,全靠发行者在银锭上刻印的文字说明。

“京销铤银”是宋银铤最为常见的铭文,意思是京城金银交引铺销铸的铤状白银。宋末元初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中记载:“今人冶银,大铤五十两,中铤半之,小铤又半之,世谓之铤银。”此外,还有“京销渗银”、“京销细渗”、“京销正渗”等。

与之配套的戳记,通常有临安城的地名、金银交引铺名、金银铺主或金银匠名、重量等。

“银锭发行时间长了,信誉也有所降低,收银者为辩真假,大多用牙齿咬一下,根据软硬来判断。导致本就不美观的银锭上尽是齿痕,更加丑陋,且容易传染疾病。”

“而我们有远超这个时代的金属提纯和加工技术,以及高精度冲压机,金银币造型有极其细腻的图案、花纹、间断丝齿以及整体抛光工艺,整体十分精巧美观。相信达官贵人都乐意收藏和接受这样的大额币种,当然,我们要做好银行的兑换工作,随时防止挤兑,通过几年时间,信用完全建立起来后,占领各王朝的高端货币市场还是信心十足。”

“纯度方面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南宋银锭戳记花银表示银的成色和优劣等级。含银量、成色愈高,兑换价值也愈高。对白银的不同等级品质分为:真花银、细渗银、花锭银、锭银黄、真光银、渗银、十分银等8个等次。真花银为最高等级的白银。

“我们经过实验,纯度925搭配75的铜,能保持银币十分美观的前提下,耐磨程度更高。但银币和宋庭的银锭一样,也易氧化发黑。近期我们研究出通过给银币表面电镀一层金属镍,可保持3-5年光鲜亮丽。但这种工艺距离工业化还要一点时间。”x33

“黄金太软,金币的纯度我们多次实验后,在保持亮丽的外观前提下,80纯度再适当加一些耐磨损的金属,可以更加持久和防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