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政和万寿道藏》 (第2/2页)

加入书签

《政和万寿道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刻印道藏,因修藏于宋政和年间而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道教全藏雕印之始。

不过,官方编撰道藏,却始于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时期(543—578年)。隋、唐及五代时期,官民均有大规模道藏编纂活动,直到北宋才开始雕版印行。

这部道藏所收录的范围极广,涉及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

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有关医药养生之书,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等等。

崇宁年间(1102-1106年),宋徽宗诏令搜访道教遗书,得5387卷。至政和三、四年,又两次下诏,搜访天下道书,专设经局,敕令元妙宗、王道坚详加校订道士详校。

搜访道书后,送福州闽县镂刻,黄裳时任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知州,宋徽宗任命他监办道藏的雕版任务。正因如此,催生一代武学大师,悟出了顶尖武学《九阴真经》。

这版道藏总540函、计5481卷。可惜的是,历经靖康之乱,此时道藏已有遗失。

马速知道历史轨迹,金朝在这几年,就将迁都到中都燕京。届时北宋故宫内的珍宝、典籍,会全部移送到新都城燕京皇宫里。而在这个转运过程中,肯定会被那些经办官吏,顺手牵羊,美其名曰路途损耗。x33

故这次来,是马速挽救道藏的一次机会。

来到南京城,马速花费了一个白天,瞻仰了这座历史都城的繁华,感受到正迅速衰败气象。当然,游览中他没有忘记目的地。将整个皇城故宫的周边地形,都全面勘测了一番。这才回到距离皇城不远的客栈休息。

子夜时分,马速换上了夜行服,戴上了面罩。沿着白天目测的线路,潜入到北宋皇城内。

这里不是当朝皇宫,守卫十分松懈。以马速目前的修为,普通人组成的禁卫军,完全无法察觉马速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

如无人之境,马速悠然地游览了一圈这座5里见方的前皇城,最终锁定了本次来访的目标。这是坐落在皇城东南部的秘书省,之前也叫崇文院。

崇文院是北宋时期的国家图书馆。

鼎盛时,藏书量高达8万余卷,为历代国家图书馆藏书之最。后在崇文院中,又建了一座密阁,专门收藏真本书,以及历代名家的书画墨迹。

可惜的是,宋真宗时,崇文院遭受火灾,损失惨重,编《崇文总目》时仅收书3万余卷。以后各帝均一如既往地不断以各种方法在全国收集图书,宋神宗时又达到4万余卷,并改崇文院为秘书省。

至宋徽宗时又修建了高大宽敞的秘书新省,藏书亦大增。“自熙宁以来,搜访补缉,至宣和盛矣。”最后达到56万卷,但始终未超过鼎盛时期的8万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