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少年大学 (第2/2页)

加入书签

故而进入少年班,对他而言,其实仅仅是一块敲门砖的作用,为下一步进入医科类大学做铺垫。若医科大有少年班,他就不会绕这么大一圈子了。

当然,要提前进入医科大,还需要仔细策划,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和谋划才能尽快如愿。而金陵市,这些条件相对都具备。

5个小时后,马速抵达乘坐特快,抵达金陵市。

坐在出租车上,绕玄武湖往市中心行进,不时可一览湖光山色,马速饥渴般地欣赏第一世未曾见过90年代的六朝古都。此时的金陵,尚未开始城市大拆迁、大建设。房屋大多是前几十年建造的6、7楼,被茂密高大的百年梧桐行道树形成的绿茵所遮挡。

透过树干间的缝隙,依稀可见青砖黛瓦的江南小院,好似还在苦苦挣扎,想为这座古老的城市,保留一点历史的痕迹。也不时可看见冲天而起的高楼大厦,似乎又在告诉人们,时代变迁是一种必然。

车停靠到四牌楼东南大学南门。

马速取下掩人耳目的背包,拿出手机,给招生办去了一个电话,问清楚办理手续的地方。与此同时,他一心二用,欣赏着这座有着6、70年历史,由中国建筑第一人杨廷宝大师设计的西方古典主义的方柱门楼。

东大是原中央大学所在,标志性的建筑基本完整保留了下来,门楼上仅仅变更了学校字样,至今还气势不凡。

既选择了东南大学,马速自然了解了东大的历史和专长,其中建筑专业可是排名第一,而四牌楼校区的每栋建筑,不仅都有历史和文化沉淀,校园规划和建筑造型,也不无精彩。

南大门进去后的中央大道尽头,是一座古典主义柱式、文艺复兴风格的青铜大穹窿顶的大礼堂,为这长度为300米的绿荫大道,构筑成绝美的对景。大道两侧,有五四楼、中山院、中大院、图书馆等各具特色的老建筑。

难怪多年后诸如《人民的名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建国大业》、《七月与安生》等影视作品都在此取景。不愧是中国最美校园。

走到大礼堂前涌泉池往西,越过吴建雄纪念馆后,尽头是逸夫科技馆,这是东大老校区最年轻的大厦,也是为不多见的现代建筑。不过设计为园林式建筑,总体还算协调。

右拐往北100米处,便是著名的老体育馆。

该楼于1921年郭秉文主政东南大学时筹建,主楼耗资6万银元,游泳池及配套设备4万银元,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体育馆建成后,不仅作为体育健身之所,亦为集会、讲学之处。哲学家罗素、教育家杜威、诗人泰戈尔等,均曾在此作过讲演。

继续往北,便进入一道有门卫看护的院门。这是由1500多岁的六朝松、梅庵和留学生楼组成的一座独立小院。

马速在梅庵门前,体会了李瑞清(字梅庵,号清道人)手书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八字校训木匾,感叹前辈的务实报国情怀。

环绕六朝松一圈,稍微感应了一下这棵千余年古树,依然有着绵绵不绝的生机。

欣赏完这个精致的小院名胜古迹后,马速才来到留学生(专家)楼。楼道里不时有各种肤色的老外进出,马速没有耽误,找到涉外招生办,办理好入学考试手续以及临时图书馆借阅证。

临别时,接待老师还专门交待,今天开始,可临时入住这里,一旦考核合格录取后,也将宿舍安排在这里。

马速闻言有点自嘲,自己堂堂中国人,结果还要享受外国留学生待遇。不过,他每天都要修炼,需要私密空间,谢绝了老师的热情安排。

出小院后往东,完整将校园转了一圈出东大门。来到校园东侧的成贤街,逐户打听一番,居然很幸运地在杨廷宝故居一侧,找到了一座正在出售的小四合院。

打通门上的电话,不到10分钟,住在不远处的房东亲友,便打开院门,让马速参观。

小院地理位置闹中取静,与学校也一路之隔,无需浪费时间在交通上。令马速最满意的是,这里距离玄武湖仅有1000米的距离,以后每天早晨可跑步到玄武换去修炼。而且,自带300平方米的小花园,也能让马速活动一下手脚。

马速甚至都没有压价,直接和房东的亲友商议起交易细节来。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房价,完全还是白菜价。自去年国家货币化房改,催生出房地产行业,金陵市房价刚突破1000元每平方米。x33

商议结果,马速花费了50万元人民币,便将占地有500平方米、建筑有200平方米的小院,全产权买了下来,完成了国内首次置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