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8章贵有贵的道理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下了两局,米老爷子悔棋四次,输给我200美刀。钱到手了,我站起来,拍拍屁股走人。

米老爷子急了:“喂!阿云,你再陪着我下一局吧!”

“我没时间啊!要准备弄菜,等晚上让王倩倩陪你下呗!”我可不会惯着这个老头子。小哥我忙着呢!

不顾米老爷子那恳求的眼神,我起身离开,该忙活弄晚饭了。

米老爷子没办法,只能再次看着王教授:“小老弟,输惨了吧?你还来不来?”

王教授恨得牙痒痒的:“来就来,谁怕谁呀?”x33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不蒸馒头要争口气,不然这个糟老头子,还以为我怕了他呢。

两个人摆好棋盘,兵来将往,谁也不服谁。

我从水龙头上接了一电热水壶的井水,打算烧开看看。看冷却之后水壶里面,最后会不会有水垢或者是泥尘那些。

顺便说一下,这两口机井,一共花了我9600软妹币。其中,恰其各达拉村里,达乌德村长家门口的那口机井,直径30厘米,深度16米。井口用水泥封住,里面装立式抽水机,总费用4500软妹币。

而我窝棚后面这口机井,直径30厘米,深度达到了19米,也是装立式抽水机。不过在14米左右即是鸡冠石,16米为鸡冠石+青石,打到19米以后,已经击穿了青石。

再之后,应该是打到水脉了,那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出来,冰凉,清澈,透亮。这口机井的花费是5100软妹币。不光是深度深了一些,还因为是打穿了石头的原因。

看起来9600软妹币很多,但换算一下,也就是1200美刀嘛!多卖几十盒烟,这不就来了嘛?

这样,以后我的农庄用水,就不用再发愁了,至少水费是省下来啦!

水烧开以后,放凉一会再沏好4杯茶,用托盘端到两个老头子前面:“来,你们喝杯茶暖暖身子。”

我用的是上次打开了的铁观音。泡出来的汤色橙黄,明亮。茶香袅袅升起,轻轻的闻一下,让人心旷神怡。

米老爷子喝了一口:“恩,不错!口感顺滑不苦涩,回甘持久且浓郁。”

王教授也端起来抿了一口:“啧啧!这茶叶正点呐!铁观音是吧?”

我点点头:“对头,味道怎么样?”

米老爷子说:“好水配好茶,这水也不错!”

王教授连连点头:“铁观音也蛮贵的,400软妹币一斤。能在这里喝到,真是幸运!”

其实,我对茶叶一窍不通。我只知道越贵的茶叶,逼格越高。当然,口感上也会有一些差异,几百一斤的茶叶和几千一斤的茶叶,还是有点区别的。

要我说出来有什么好嘛?就是解渴,喝口热水没有那么烫而已。它跟我妈种的茶树上面采的茶叶,晒干之后泡茶的味道,其实也没有多大差别。

今天是星期一,晚上弄蒸菜。虽然说不需要炒菜,但该准备的配料还是要有的。

算起来要准备49桌,每桌8个菜,就是392个菜。先把难熟一点的菜给蒸出来。蒸柜一次蒸5碗一层,8层就是40碗。这是用气的蒸柜,烧开热水加热食物。

还有一个用电的大蒸锅,稍微小一点,只有6层,一次也可以蒸30碗菜。而这样就要蒸5次多,每次蒸半小时。到5点的时候,也只能蒸4次,4x70=280个菜。

不过,我都是先搞28桌的菜,28x8=224个菜,3次多就蒸完了。

而那个电气两用蒸饭柜专门蒸米饭。蒸饭柜有6个盘子,每个盘子蒸4千克米饭,1千克大米够8个人吃。6x4x8=192个人,最多蒸3次足够了。也就是大兵哥们5点钟过来,前面的28桌都可以正常出菜。

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剩下第二批的饭菜还在正常蒸着。等他们吃完,后面21桌的饭菜都熟了。

蒸烟熏小鱼仔,蒸肉,蒸鸡爪,蒸排骨,香菇蒸鸡翅,蒸油渣,剁辣椒蒸金针菇,蒸豆腐,这里算是6荤2素。我定价就是:荤菜65美刀一碗,素菜60美刀一碗。烟熏小鱼仔相对难得一些,定价80美刀一碗。

王教授说:“你这个小鱼仔,是淡水鱼吧?”

“那肯定是的,你闻闻看,淡水鱼跟海鱼的气味完全不一样的。”我抓了一把递给王教授。

他接过来闻了又闻:“啊!太香了!这个小鱼仔特别的好吃,带着家乡独有的烟熏味道。”

米老爷子也接过去,看了看:“这是鱼塘里的小鱼仔,用最原始的捕鱼网箱放在鱼塘里,把小鱼抓起来。这些小鱼肉质细嫩,嚼劲十足。被烟熏过后,那是嘎嘎好吃嘎嘎香!”

王教授说:“这烟熏小鱼仔在家乡市场里,都要十几块钱一两呢!从那么远的地方弄过来,肯定要卖贵一点啦!”

“呵呵,那么两位老人家,你们猜猜这小鱼仔的进价是多少?”我看着他们。

米老爷子说:“再怎么着,也不能超过200软妹币一斤吧?”

王教授则说:“你也不怕吓到我了!再加100元一斤,这还差不多。”

接着他们都看着我:“阿云小子,你说说看,到底是多少钱一斤?”

“你们自己也说了,本地都要十几块钱一两。那上万里路运过来,翻个一两倍很正常吧?我去买的时候,老板开价320软妹币一斤。被我砍价砍到260一斤,他还不肯卖。最后,270软妹币一斤成交了。”我说。

“乖乖,这也太狠了!”米老爷子咂舌道。

“物以稀为贵嘛!这小鱼仔,在阿富汗估计都很少,它只能从国内运过来,贵有贵的道理。只要好吃,自然会有人愿意掏钱的。”王教授觉得,小鱼仔在阿富汗属于稀缺品,卖得贵一点也是理所应当的。

米老爷子说:“那阿云小子,你准备卖多少钱一碗呢?”

我摇头晃脑的说:“进价270软妹币一斤,一斤可以蒸7碗左右。这样,就是270÷8÷7=482美刀一碗。放点干辣椒和豆豉,蒸熟了之后倍儿香!”

王教授看我顾及左右而言他,就催促我:“快点说嘛,到底多少钱一碗!”

我嘿嘿一笑:“良心价,80!只卖80美刀一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不光是这两个老头,杰西也瞪大了眼睛。

王教授怪叫起来:“卧槽,赚16倍的利润,你特么咋不去抢呢?”

米老爷子说:“我以为70美刀一碗,就差不多了。这样看来,还是我格局太小了啊。”

我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价格!觉得贵,可以不买嘛!我又没有拿着刀,逼着大兵哥们买,对吧?好东西很少,贵乎稀有!存在即是合理,贵有贵的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