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章、华山论剑(2) (第2/2页)

加入书签

“想维护他们的政权稳定罢了,常规操作。”马速一针见血到。现在两兄弟对南宋赵家,已没有丝毫尊敬了,这是马速乐见其成的。

“好一招阳谋,虽歹毒但江湖人士还是趋之如骛。我们就这样坐视不管吗?”韩小莹担忧到。

“必须要管,武林中大多数人都是华夏儿女,是可以争取为以后抵抗外族侵略的力量,不能因此而大规模死伤,否则江湖会动荡许久。也罢,这件事我来处理吧。”马速想到靠信鸽传信还是不方便,他准备亲自去终南山一趟。

“师傅,舞林大会你不出手,我们兄弟俩可以不?”

岳霆热切地望着马速问到。

韩小莹、岳震、岳霆三人,通过这5年时间的修炼和历练,均已达到一流巅峰,距先天近在咫尺,说不定一个感悟,就可以突破。因此都信心满满。

“届时看情况吧,或许经此比斗,你们也可知晓和前辈们的差距。”

这次马速带他们三人来华山,本就是为了让他们长长见识。若有必要,他也准备让两个弟子,和前辈们切磋一番。

酒楼里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岳震低声汇报起工作来。

“师傅,容我把工作汇报一下吧。最新统计,这些年来我们从襄阳、京兆府路、山东等北地,共迁移了12万汉人到厦门岛,各种工匠有37万余人,其中造船工匠就有14余万人。厦门岛的造船厂规模已达华夏之最,已造出了大型海战军船42艘、大型商船136艘。这个数据不包括内地造船厂的数量,为避免泄密,内地的洞庭、鄱阳、千岛、崇明岛等地的造船厂,基本只生产商船,数量达到了280余艘。”岳震汇报到。

“随海船数量增加,我们估计未来几年从海路迁徙北地汉人的数量还会大幅增加。对了,厦门岛、金门岛已有30万人了。除北地迁移过来的,另外都是从福建、广东、广西、临安府等沿海地区招过来的。”

“嗯,不错,招揽如此众多的人口,无论是组织、交通还是动员、安置等工作,都十分繁重的,辛苦你们岳家4兄弟和其他师兄弟了。不过,人口数量还是远远不够,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把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只要有了足够的人口,我们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才有作为。另外,你们要多带带师弟们,磨练他们独立办事的能力,尽快成长起来。”

“弟子知晓,这些年派到河西走廊、襄阳、蒙古等几个根据地、以及厦门、济南府、燕京等地独立工作的师弟有3500余人了。这个数量因留书院的老师、研究院名额充足,每年还会持续增加,毕业生大部分都可以派出去工作。”

“不错,现在人数最多是河西走廊的骑兵营吧,有多少士兵了?”

“只有5000余人,其中我们书院派去实习的有600多,计划留在那里当士官的有毕业生有80人。等这一批训练出来,再扩增速度就快了。”

“嗯,我的目标是要建立起5-6万人的精锐铁骑,现在几个根据地加起来,也才7000余人,数量还差得远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