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检验成色(2) (第2/2页)

加入书签

场上双方球员不停地纠缠,让基德挡拆的机会都没有。

基德虽是典型的传统型组织控卫,但防守能力在nba历史也算是具有较高地位,篮板、抢断、盖帽均有不俗表现,综合防守能力也算是nba顶级。但今天遇到一个新秀,却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

眼见即将24秒违例,基德暗叹一声,勉强起跳。但马速感知下,已知道基德的下一个动作,恰逢其时地跟随起跳,也没用多大力,双手像打排球一般,刚刚遮住基德的眼睛。

基德的干拔有点匆忙,直接打铁,被莫宁获得篮板,传给了落地后转身就跑出空位的马速。

接球后,马速还是习惯性招呼队友赶紧冲向前场。而基德这次有点动真格了,也开始给马速全场压迫式防守。

可惜,基德身高和马速差不多,不是那种靠身体天赋打球的球员,所以他们之间的身体碰撞,吃了很多暗亏、毫无作为。

基德暗自惊叹,这个看起来身材修长、形象儒雅、帅到极致的的新秀,完全是一块钢板,不对,是一坨钢锭呀。

每撞一次,他的肩膀都会隐隐作痛,加之年龄已30岁,近10年nba生涯,虽正值巅峰期,身体依然难免积淀了不少伤患,靠身体天赋打球,是绝对要避免的。

球商极高的基德,减少了身体直接碰撞,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采用死亡纠缠,封而不贴。但这对马速而言,效果十分有限,没让他减速和改变方向,此时的场景好似马速在抗着基德前行一般。

若回放慢镜头,这短暂的交锋,双方都使用了极其高超的微技术。基德为避免身体受伤,并没有身体接触,而马速则是利用这10-20公分的空间,不停地用各种假动作分散基德的防守注意力。

越是经验丰富的,越是谨慎,马速就是利用这一点,让球在自己前后左右不停变幻,基德无法抢断,只好不断后退。

马速在3分线弧顶处落位,见莫宁突然启动,便一个小抛球,莫宁听到马速的传音,精神高度集中,稍微起跳、舒适地凌空接力扣篮,赢得第二个回合的进球。

0:5,客队在前,尼克斯领先。

“注意挡拆配合!”篮网队主教练斯科特在场边坐不住了,站起来冲着基德大喊到。果真是挡拆教练,一招鲜、招招鲜,几个赛季不变样。

之前,马速通过高速快进的方式,观看了1200多场上赛季nba比赛的录像带,并到现场观看了几十场比赛,对上赛季nba注册的400多名球员,尤其是各队经常首发、轮换的200多名主力球员的技术特征、习惯等,全都记录在大脑里。

当然也包括29名主教练的执教风格、临场战术指挥能力、性格等。

其中新泽西篮网队年轻的主教练,他很有印象。

当年,仅39岁的拜伦·斯科特,在2000-01赛季,首次出任nba球队的主教练,便执教的是这支新泽西篮网队。

第一个赛季(2001-02),斯科特便创造了篮网队历史多项第一,如大西洋赛区冠军、东部赛区冠军,球队历史最好的52场常规赛胜利。2002年,斯科特成为费城全明星赛东部明星队的主教练。02-03赛季同样如此,获得了胜49场、负33场,获得东部赛区冠军,进入总决赛。

如此优异的成绩,是斯科特死草主力的结果,他的技战术水平不能说差,但极为粗犷。换言之,斯科特的战术实在太单一,否则过几年后,也不会出现克里斯·保罗忍无可忍,在暂停时抢过斯科特的战术板,自己给队友布置起战术来,关键还能成功。

斯科特的战术归纳起来就两个关键点,好的控卫,挡拆。其他……的,就没了。

不过,斯科特当主教练的运气实在太好,或者说他在培养控卫的能力方面还算不错。第一次出任主教练就遇见了基德,之后到了黄蜂,又遇见了保罗。x33

赛前,马速针对斯科特的战术风格,自然有了许多应对办法。

基德听到主教练的咆哮声后,再不固执自己单打。运球来到弧顶小心地原地护住拍打的篮球,立刻叫来得分后卫科瑞·基特尔斯前来挡拆。

基特尔斯是96黄金一代成员之一,是篮网队两度打进总决赛的股肱之臣,三分球很准,因为瘦、挂不上肉,对抗吃力,经常受伤,人称“蚊子射手”。

拉加·贝尔按赛前演练的应对挡拆战术的防守,紧贴基特尔斯,防止他接基德的传球后,起身跳投3分,并有意挡住了基德右侧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