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紧张备战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文人出身的虞允文确实能够煽动人心,一番演讲下来,说的是群情激昂,士兵们士气大振。

采石宋军终于群龙有首,七聚八拢,集结了一万八千余人,可与对面的金军相比,可是宋军的十倍。

好在马速之前的布局,起到了作用。

金兵在和州一带找不到工匠,连普通百姓都没有几个,劳动力极为匮乏。渔船、商船都被转移一空。无奈之下,只好四处出兵,先攻陷周边城镇,从更远的地方,抓壮丁到和州来造船。同时,也从金朝其他地方紧急调大船过来。

虽为了这次战役,马速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做一些准备,早就有意识加强长江沿岸尤其是和州一带百姓的迁移。

可江南历来风调雨顺,十分富庶。加之中国百姓自古就故土难离,极为本分,轻易不愿搬家,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说服百姓动迁很是困难。也只有在近期,金朝大兵压境,百姓为了保命,才有所相应。

毕竟人力有限,和州一带因是战场,百姓惊慌中愿意乘船逃命。而周边百姓因大部分百姓还是选择留守、听天由命。

这就给金兵抓壮丁,提供了条件资源。

即使这样,从远处强行抓人过来,总需要来往交通路程,给虞允文整训东岸的宋军守备,留下了宝贵的时间。

虞允文认识岳震、岳霆、王重阳、黄药师等高手后,发现他们对兵法均极为精通。情急之下,放下了当官的架子,不耻下问,与众人商议起整军、防御方案。

马速此时虽不在采石,但岳震却早已从他那里,得到了许多提示。

众人集思广益,商议出了一些防御方案。

宋水军分作五队,两队沿东西江岸部署。西边舰队是第一道防线,承受金军的第一波攻击,东边舰队与岸上宋军配合,水陆夹击登岸的金军。一队停驻在上游江心隐蔽,作为水战主力。剩下的两队藏在港汊里,作为战略预备队。x33

为增加胜算,还需动员熟悉当地水文的渔民驾驶战船,在金军可能渡江和登岸地点凿沉船只,设置障碍物。

而武林高手们则组织人手开展巡逻,抓捕金人的斥候,斩断金兵的眼线。并派出高手,潜伏到对岸,密切监视金兵动向。

另外,还将所有骑兵集中起来,作为机动支援力量,随时准备填补防线上的缺口。为了给金军造成压力,还组织百姓在江边丘陵设置旗帜金鼓,虚张声势,让金军摸不清宋军虚实。

双方就这样各自紧张备战。

这段时间,马速不在临安府,也不在长江沿岸,他已飞到中都燕京。

这里是金朝的都城,虽金主已率军征战,但金朝的许多大人物,还是留在了中都燕京。

而且,在马速的计划中,决定这次金兵南侵的成败,最关键的环节,还在这里,他要谋划一件釜底抽薪的大事。

与此同时,马速旗下的内门弟子,也按分工和预案,正在和其他几路金兵斗智斗勇,拖延他们增援完颜亮的脚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