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虞允文 (第2/2页)

加入书签

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参加科举,中进士及第,获授彭州通判,后改为权知黎州、渠州。

当时,秦桧当权,虞允文等蜀地文士皆不获重用。

在虞允文考进士前,马速便试图将其纳入西溪书院。但因其家庭教育、背景等缘故,对朝廷很是忠心,一心要重返官场。

马速也深知天下英才,不可能都招揽于手下的道理,考虑到其历史作用,退而求其次,通过以诗会友之类的活动,交好这位现在还未显出的名人。

虞允文虽是一介文人,却喜好武功,能挽强弓、拉硬弩,是少有的能文能武的良臣。

结识10年来,两人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虞允文从马速那里学到了不少武功,现在也勉强达到了三流境界。同时,马速来自现代的思维和博览群书,让虞允文对其才华极为钦佩。

文人交往,学问的认可,是最佳途径。

马速手里可是有两个王朝皇宫的大部分藏书,还有敦煌部分遗书,以及遍访道观所得。随意赠送几本复制品,也都是稀世“珍本”。加之西溪书院外院这些年,在文人圈子里,树立了极佳的口碑。

虞允文和马速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友谊和信任。尤其是在抗金问题上,保持了高度统一。

去年(绍兴三十年、1160年)十月,虞允文借职工部尚书,充任贺正使,出使金国。

临行前,马速特意前来送行,暗中特意叮嘱他,到金朝一定要注意其是否有南下之意。

虞允文因此便多了一份心思,果不其然,有心之下,在金国境内,他亲眼目睹到金人正在大规模运输粮草、打造战船。

于是,虞允文在回朝后,将自己亲眼所见,结合马速提供的详尽情报,把金人即将南侵的信息,尽皆奏报朝廷。并请求加强两淮、沿海沿线的边备。

不过,南宋军队在岳飞被害后,再没有几个强有力的将领。军备废弛,士气低落。

更为要命的是,南宋朝廷的当权者们,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派争执不休,而真正能够用于军队建设的积极建议却没有多少,更多的是当权者们的争权夺利。

金朝即将南侵的类似情报,近几年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次,宋高宗赵构烦不胜烦,无力决断,甚至想退位,以保自己小命。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四月,金派使至宋,正式挑衅。五月,金使到临安,使者当面辱骂赵构,要求派大臣去开封商议割淮汉流域土地给金,并以大江为界。赵构自然不允,至此,战争一触即发,

加之近来纷至沓来的各地求援上奏,这才让赵构不得不相信金兵南侵的事实。

“唉,官家终于相信金人真的要南侵了,本就时间极为仓促,可朝会上围绕如何抗金、谁为主帅等事宜,依然争论不休,效率极为低下。”

“不过近期朝会中倒是发生了一件奇事。”虞允文疑惑地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