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舆论工具 (第2/2页)

加入书签

众人皆面面相觑,十分震惊。

之前马速说要去收集高产粮食,大家猜想就一两种而已,产量也就是现在水稻、小麦的2倍左右,哪知今天完全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无论是数量还是产量,尤其是味道还极为可口。可作为主粮、也能当成蔬菜。

介绍完毕,马速便安排行政管理团队,尽快在弯岛防守严密的军垦农场里,设立一个特殊种子基地,培育这次带回来的各种粮食和蔬菜。为将来在全国逐渐推广,积累经验和种子数量。并一再吩咐,决不能让种子外泄。x33

虽说本就要极力推广这些高产粮食,但时机很重要,不能为了普及良种而影响到中华阁的整体战略计划。

尤其是金朝、南宋这些腐朽没落的政权,一旦粮食充足,或许带来的并非是百姓安居乐业,而是战争的开启,最少有可能延长他们没落的进程。无论怎样,对中华阁而言,都是适得其反。x33

许多时候,粮食也是一种武器。

“好了,正题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需要提交讨论的议题吗?”

“总阁主,我们都知道你心怀百姓,何不将书院的内刊《资讯快报》扩大版面,改名后公开发行。这样就有了一个与各大王朝民众宣传我们中华阁理念的渠道。否则我们有再多惠民政策,也无人知晓呀。”时任逍遥书院第三任院长的辛弃疾这时插话到。

辛弃疾现仅31岁(1140年出生),字幼安,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前世是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是历史著名的爱国诗人、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这一世早早被求贤若渴的马速盯上,15岁就被邀请进入西溪书院就读,毕业后一直在书院任教。去年因中华阁高层调整,辛弃疾上任书院院长一职。

现在他正是思想活跃的年龄阶段。

“是呀,以前我们是低调行事,现在我们不去主动招惹南宋赵家,但守护好中华阁的地盘、剿灭来犯之敌的能力还是足够。是应该发出我们声音的时候了,这样也利于我们移民和招兵,以及商业贸易。”

众人纷纷赞同辛弃疾的建议,他们都是书院毕业,懂得舆论工具的威力和作用。中华阁拥有低成本造纸、活字印刷等技术,有办报的基础条件。和丐帮、中华阁旗下各分部、银行等联动,发行渠道也不成问题。

“是个好主意,大家都讨论一下,发行报纸有什么负面影响和困难吧。”经历过前世信息爆炸时代,自然清楚舆论的重要性,马速心里很是赞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