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倭国局势(2) (第2/2页)

加入书签

马速微微点头,他脑海中也在整理这个时代详尽的信息。

12世纪,庄园领主制确立起来。封建庄园占全国土地之半,而所剩余的一半土地由于“知行国”制的确立,也逐渐封建领地化了。

1156-1159年,发生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

1167年平清盛取得太政大臣之职,官邸设在京都的六波罗地方,在那里发号施令,所以他的政权史称六波罗政权。

这个时期历史上也被称之为“平安时代”。

平氏政权是从大官僚贵族、封建领主统治的天皇制早期封建国家,向以中小封建主为社会基础的军事封建主集团统治的中期封建国家过渡的阶段。

平氏政权是以中小封建主为社会基础的军事封建主集团统治的政权形式。有意思的是,倭国的政局始终和中国历史变迁紧密相联。但凡中国的王朝强盛,倭国就直接跪舔,放下一切身段向天朝上国俯首称臣。一旦王朝变更、动乱,他们就疏远甚至发展到掠抢,尤其是13世纪以后。

公元763年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很快便由盛转衰,过去大唐盛世的繁华一去不复返,最后分裂为了五代十国,中国社会又一次迎来了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

而倭国同样走到了奈良时代的终末期,此时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因此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

……

“平氏政权一改之前闭关锁国政策,采取与南宋政权通好,积极推进倭宋贸易。我们在倭国的所有建设,至上而下都没有遇见什么太大的阻力。当然这与我们选择矿区所在地理位置都相对偏僻,农作物产量极低,甚至是荒地。领主们更是天高皇帝远,可自行做主有关系。”岳震又补充到。

平氏政权为便于南宋大型船只驶入濑户内海,即将动工开凿音户海峡,还在摄津的福原筑港,使它成为对南宋贸易的重要港口。

嘉应2年(公元1170年),平清盛在福原别庄劝后白河法皇接见当时在倭国的南宋商人。

“不知你观察到没有,倭国武士集团渐渐成为左右社会的中坚力量了。”马速还是提醒了一句。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

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倭国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的确,我这几个月在倭国街头,时常可见武士成群结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或许意味着倭国难得的平静期即将结束。”岳震略为思索,得出了这个结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