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章、进击倭国 (第2/2页)

加入书签

马速走的是精兵路线,毕竟武器、防护装备高于这个时代太多。当然,也有人口基数太少所致。

目前,中华阁辖区及势力范围,人口总数达1200万。其中华族占60。马速计划在短时间内,将军队人数控制在这个规模内。

武器装备这几年没有进行大改款,进步不算太快,在在步枪枪管、枪机部分等关键部位的钢材也了更好的改进,以及更精准的膛线,机械瞄准器、光学瞄准器等。步枪整体性能基本等于一战时期毛瑟w98,这种经过世界大战检验过,性能优异储弹仅5发,单击步枪,提前了700多年面世,已极为先进。且全部配备了杀伤力和弹道更稳定的尖头无烟子弹。

舰载火炮方面,在炮管寿命、射速以及瞄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用于弹道校正的侦查气球及辅助设备也已完善。

陆战方面,根据目前及未来百年的战场,大部分是在交通不便的亚洲中、西部,甚至欧洲作战,研制出了类似前世一战时期的克虏伯762厘米轻型步兵炮,一匹马就可轻松拉动前行。

全面列装了适合攻城略池、二战开始普及,更加轻型、结构简单可靠、却能对对城墙上的有生力量产生极大杀伤力的迫击炮。

马速这些年除了日常工作、修炼、以及亲自培养长子马晶、享受二儿子马森的调皮捣蛋亲情外,还不时外出,通过空间运输各种大型设备,解决了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南太平洋、罗荒野的中继通讯设备,中华阁建立起几乎覆盖半个地球的无线电报和广播系统。

支撑中华阁高速扩张的各种条件基本完善,只待时间……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与尽量少造杀戮、温水煮青蛙式的东南亚等地区扩张策略不同,中华阁在倭国的行动,便是疾风骤雨。

平清盛取得太政大臣就职已10年,但六波罗官府(平氏政权)的革新极为有限,他所追求的,仅仅是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及其平氏一族的利益而已。并没改变原倭国的国家机构,只是巧妙地利用天皇、法皇、贵族间的对立而发展自己势力。x33

他不仅没有制定出有利于新兴武士封建主的相关政策,反而向贵族庄园派置“地头”。虽说这个政策是后来镰仓幕府“地头制”的先驱,但这种地头权限很小,不能违背贵族庄园主的意志。

平清盛的这些保守政策,使地方武士团丧失了对他的信赖,在经济上遭到损失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后白河院、摄关家以及南都(奈良)北岭(京都)的比睿山、兴福寺、延历寺等大寺院,也对平清盛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终于,在去年(治承元年、公元1177年)发生了受法皇指示的一伙贵族密谋打倒平氏的事件。

中华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策划已久的各种预案随即便全面启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