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终南山 (第2/2页)

加入书签

《北冥真经》的吸收范围,居然扩大到百丈范围,吸收速度也增加了10倍以上。这样一个辅助修炼功法,演变成了一个具有实战运用价值的功法。以后战斗时,完全不用将敌方击伤,失去战斗力再吸收。只要对方没有跑出百丈范围,其功力、生命力和精气神,便可在无形中,渐渐被吸收一空。

想象一下,若两人功力相当,但几招之后,对方便没有了真气储备,功力也直线下滑,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这还怎么打?

进入先天后,马速全身气息更加空灵飘逸,尤其是饱读各种典藏,脑海中无时不刻在消化这些知识,自然而然,更加空旷澄澈、气质内敛。

不过马速并未满足现在的功力,从修真角度看,炼气期终究还只是修真的基础阶段,只有跨越先天之境、进入筑基期,才算跨入修真门槛。x33

……

从奇蛇山谷出来,马速对山谷入口做了一个阵法遮掩,出了森林。

出山后第一个目标已实现,突破到先天之境。这个时候,估计王重阳也还没有突破先天,至少明面的高手,都对自己没有多大威胁。只要自己不浪,安全基本得以保障。

下一步,是继续南下,进入到中国历史上,在全球范围经济也是最繁荣的南宋地区,还是掉头返回金人统辖地,去体验和探索这个乱世的残酷与真相。襄阳城本就是战略十字路口,马速这时也正好面临下一步道路的选择。

片刻茫然,他便有了结论。

弱冠之年,修炼刚有小成,若就去江南温柔乡,对于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人生观形成,正向帮助较少。只有到更广阔的的北方,体会这个乱世,和大争之地,才能磨砺心智,找准价值。甚至,通过游历,才可能突破到宗师境。

确定大方向后,马速几个瞬移,回到襄阳城的“隆中客栈”,洗漱一番,补充了一些熟食和生活用品。取回两匹宝马,往距离襄阳城西北方向奔驰而去。

一路没有羁绊,300里的路程,两匹宝马轮换乘骑,仅一天时间,马速就抵达武当山下。

早在汉末,便有求仙学道者栖隐在这座原名太和山中。唐贞观年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乾宁年间,太和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唐代后,这里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并封号武当。由此,树立了武当山的崇高地位、并声名显赫。

达先天境后,马速运行起《凌波微步》已显露修真功法的第二层,在这座大山里,如履平地。他有更多的精力欣赏武当山之美。

这里不仅有道教雄厚底蕴,还有风景奇险秀丽。天柱峰在众山环拥中,满目青山,云雾缭绕,产生飘飘欲仙的意境。峰上怪石遍布,奇松极多,游览于山间便随处可见青松巨石,峡谷幽深,空谷回响,山高而眼阔。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太和宫、金殿、紫禁城、净乐宫、玉虚宫、纯阳宫、南岩……等明代建筑或古迹。整个武当山,仅有隐仙岩等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一些石窟。

显然,这些修道者,选择这些常人无法到达的险峻位置,就是不喜有人打扰。马速只是途径此地,也没兴趣去找这些清修者交流,感受了一下道家的福地后,便下了武当山,继续往西北方向行进。

三天后,马速来到了终南山山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