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八章 侯三儿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句话把侯三爷给问愣了。

为什么?

他哪知道啊?

可是,他还没法评价,因为第一个提出净化舞台,说文明相声的人就是今年刚刚过世的侯大师。

他的老父亲。

“包装过后的相声,还能被称之为相声吗?侯老师是世家出身,相信传统相声也学过不少,每一段传统相声少说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多的甚至长达百年,可这些老段子依然能传下来,可经过改良之后的文明相声,侯老师,有几段广为流传的?”

侯三爷更加没话说了。

“传统相声的生命力之所以强,就是因为老百姓们爱听,他们是真心的喜欢,可现在那些能上电视演出的,您觉得有几段传统相声够格啊?”

不是够格,而是能不能演的问题。

传统相声里面涉及到的打哏,伦理哏,已经被批判过无数次了。

侯三爷有的时候自己也琢磨,老段子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

已经传承了几十、上百年的作品,真的能一下子全部否定?

心里想着,侯三爷已经明白顾北的意思了。

相声作为一种“俗”的民间艺术,即便是再怎么改良,再怎么包装,也依然是一种“俗”文化。

而一旦离开了“俗”,那也就不能被称之为相声了。

可作为“俗”的代表,是没办法被新兴传媒载体电视所接纳的。

我是你爸爸,我是你爷爷,你媳妇儿跟我如何如何……

这样的内容,哪能放到电视上去演?

所以,想要让相声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给它找一个合适的载体。

“小剧场能行?”

顾北笑了:“当然能行,至少在小剧场演出,演员自由,观众也自在,在电视上演的话,一段相声最多十几分钟,铺还没铺好呢,就该翻底包袱了,小剧场就不一样了,演员可以撒开欢的说,而且还能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这样的演出效果能不好吗?”

“说得好!”

侯三爷突然大笑起来,看着顾北的眼神也变了。

“顾总,刚刚你还说自己不是相声门里人,可我听你说话,内行都没你明白!”

呃……

顾北汗颜。

刚刚这些话,都是他前世在网上看的,可不是他的见识。

“侯老师过奖了,我……算是个爱好者吧!”

“那我可得谢谢您了!”

侯三爷说着,还真的站起来,对着顾北拱了拱手。

“感谢您为我们相声门做的这件好事,我都知道了,德刚演出的那个班社,是您拿的钱,要不然的话,恐怕一个礼拜都坚持不下来,也就没有今天的事了。”

侯三爷说完,对着张国利示意了一下。

张国利笑着起身出去了。

“今个在家吃午饭,我亲手做炸酱面。”

嚯!

顾北上辈子看郭德刚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侯三爷的炸酱面算是一绝,他每次去探望侯三爷,都能有幸吃上一顿。

没想到,顾北今天也能有这个待遇。

“侯老师,太麻烦您了!”

侯三爷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今个高兴,还有那件事,我会出面协调的,谁要是心里不服,就来找我,那文章又不是德刚让写的,对不对?”

说到这里,侯三爷还对着顾北眨了眨眼睛。

明白了!

“对,跟德刚没关系!”

见顾北明白了,侯三爷也笑了。

“不过,有个事,我也得提醒一句,还是低调点儿,眼下德刚那个班社还很弱小,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理,你们说呢!”

郭德刚能说什么,侯三爷乐意帮忙,他已经感激涕零了。

“都听您的,师叔,往后一定夹着尾巴做人。”

“这就对了!不是有那么句话嘛,高筑墙,广积粮,缓称……”

最后一个字,侯三爷没说,能不能称王,要看郭德刚有没有这个能耐。

不过,要是能有顾北的帮助,说不定郭德刚还真的有一天能一飞冲天。

要是那样的话,相声可就真的有希望了。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出去买菜的张国利回来了。

“三哥,您瞧瞧,合不合心意?”

走到跟前,张国利打开菜篮子,让侯三爷过目。

“不赖,今个就吃他了,德刚,过来帮忙洗菜!”

小黑胖子就跟得了圣旨一样,欢天喜地的跟着出去了。

呃……

顾北愣在原地,心里想的是:我该干点儿什么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