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章、米国的根基(2)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些都是人祸,还有天灾。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的马铃薯病虫害,引起了严重地歉收与饥荒,这场灾难蔓延至全欧洲,大批的人饿死。而此时,早期移民一些罪犯和冒险者带回了米国的诸多利好。

北米州土地广袤,物产丰富,商人大量从米州运来粮食,更是加深了欧洲人对于新大陆的向往。

当然,这些还都是外因。

而真正吸引人们的,是广袤的北米大陆自身,对长期身居狭小欧洲的人们,具有无法拒绝的诱惑。

英国人约翰·史密斯如此描述米州大陆:“天堂与大地赐予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场所。”

北米洲地处西半球北部,与太平洋彼岸的亚洲遥遥相对,同大西洋对岸的欧洲、非洲成倚角之势。北米洲北濒北冰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x33

北米洲的东部是山地与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太平洋沿岸风景秀丽,树木繁茂,气候适宜。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往西是一片宽广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既无冈峦阻隔,又无岩石挡道。

整个北米洲的地势呈凹字型,两边高,中间低。如果说中间大平原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那末东西边界濒临两大洋的位置则给将来的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裨益。

北米洲的土地上江河奔腾,湖泊遍地、水资源极为丰富。

多数大河发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脉。米洲最大的水系是密西西比河,它同其他支流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系统。这些河流不仅有灌溉农田之利,而且又有交通运输之便。北米洲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北米洲还是一个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大洲。

西部拉勒美—落基山和内华达—喀斯喀德地区有大量金、银、铜矿;科罗拉多—犹他高原有铁矿,南部墨西哥高原有铁、铅、银矿,阿拉斯加的南部和西部有铜、金矿,墨西哥湾有石油等。

其中米国的钼、铷和铼、加拿大的钨矿资源在全球有极大的储量优势。

丰富的矿藏资源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更是刺激人民不断前来发财的动力源泉。

就气候而言,北米洲的中部基本上属于暖温带,植物生长期在200天以上,冬季温和,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西南部地区则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

北米洲的气候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为后来的玉米、小麦、大豆、甘蔗、高粱、大麦、马铃薯、棉花、燕麦、番茄的高产以及畜牧业的发达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地貌复杂多样,大片高原以其壮观的景色、雄伟的气势成为自然风景区。

最早来到新英格兰的移民在寄回母国的信中,对这片新土地及其植物和耕作条件赞不绝口,有人称塞勒姆一带的土地是天底下最适合玉米和青草生长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