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章、补给基地 (第2/2页)

加入书签

开疆拓土,自古就是将领们的最大心愿。

……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呈三面环陆半封闭状。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季风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浪小潮弱等特点。渤海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为过渡季节。

现在正好是夏末,大连号是往东南方向航向,风向大多来自西侧,算是顺风而行。

海面很是平静,时不时可见白帆点点,正是渔民们的捕鱼季节。

约1000里的航行,大连号抵达中国大陆东面最突出端,山东东路宁海州(威海)境内一处中华阁秘密控制的码头停靠。

当然这个所谓最东端,不包含现属于金朝属地的南苦夷岛(北海道),以及东罗荒野临白令海峡等地。

类似这样的隐秘补给和停泊基地,在大陆一侧共有12处,散落在东海以及南海东西两侧沿岸或岛屿上,还有10处。这也是中华阁正在实施的海洋霸权最重要的部分战略支撑点。而且基地数量还在不断扩充,距离也不断延伸。最远的已在帕劳、以及罗娑斯(澳大利亚)。

中华阁以商会驻地、水产交易场、渔村等名义,来掩饰这些基地的真实用途。采石之战后,中国全境进入到一个相对和平时期,南宋和金朝都在发展经济,商业氛围浓郁,这才有了中华阁多年来为了海洋战略进行的基础设施布局的空间。x33

众人上岸休息,岳震也乘机视察、慰问了一下基地成员。思想教育和忠诚度的培育,都是无时不刻,细微之处地进行。这也是中华阁日益强大的根基之一。

次日寅时,补充了淡水和新鲜食物,大连号离开宁海州(威海),再度出发,往正东方向航行。

进入黄海,海浪骤然大了许多。

这里是北黄海、南黄海的分界线。海面上风浪、涌浪间隔出现,时常可见高达1米多高的海浪,让大连号这样几千吨的庞然大物,也显得十分渺小,犹如蝼蚁般,无助地随海浪上下起伏。

其实风、浪仅是在黄海航行的一个小小困难。沿岸雾多而密,最长甚至达连续27天。如此气候环境中航行,很容易出现触礁、撞船、迷航等事故。

不过,大连号对付这样的天气已很有经验,加之天色未亮,浓雾还没有升起,便满帆快速脱离了岸线范围,视线也随太阳逐渐升起,清晰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