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 不听劝的曹爽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大将军,趁现在形势还没恶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退兵吧!”

桓范再度相劝。

“潼关退兵好说,河东与汉东两处当如何处之?”曹爽一脸郁闷。

他曹爽一来攻打潼关,河东和汉东就出事!

这显然是马谡埋下的后手。

“郭循投敌,大军粮草难济,汉东三郡遭受袭击,此三事非大将军能所预料,此时撤退,在函谷关采取守势!”

“令毋丘俭在冯翊拦住郭循,夺回粮草,同时并下令并州刺史王奋和河东太守王凌两人速接管郭循军营,前后夹击,解决其叛乱!”

“汉东三郡的问题,夏侯玄将军应该能解决,大将军无须担忧。”

荆州大都督,征南将军曹休在关中大战之后,听闻曹真被杀,夏侯楙夏侯霸等人被擒,深感悲伤,久恨成疾,就向曹睿请辞去征南将军职务,推荐夏侯玄接任。

曹魏在荆州的地盘,是襄阳和樊城以北南阳盆地区域,兵精粮广,加上之前曹仁在这里打下基础,荆州也成为曹魏的重要军镇。

当前,魏国在全国的主要几个军镇兵力部署,荆州有15万大军,合肥一线有10万,幽州有8万,之前关中和陇右兵力最强盛,顶峰之时达到20万。

加上拱卫许都的10万虎贲营,曹魏的军队人数号称百万也不为过。

关中兵败之后,20万大军,逃回到关东的也有近十万,散布在司州,并州等处。

曹爽这次出征潼关的十万人,郭淮和陈泰的两万人,便是关中溃军。

“河东和汉东两处,就依先生所说!”

“不过,桓先生,你且先别回许都,随我左右几日!”

然而,曹爽却阴沉着脸的说道。

“大将军,您您意欲何为?难道不打算退回函谷关?”桓范大惊,曹爽对他建议听一半留一半。

最要紧的是让曹爽先退兵,曹爽却没有答应。

河东和汉东出事,天气炎热,此刻退回函谷关,朝中其他人不敢有任何非议。

毕竟这些事客观原因,并不是曹爽在潼关战败,司马懿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但是,如果曹爽坚持留在潼关攻城,万一兵败,就算能回到朝中,也会被司马懿那一派的人拿这个事情攻讦。

刚刚掌控朝政的优势,很可能丢失。

须不见,司马懿关中兵败之后,其党羽一个个夹起尾巴做人,曹爽才得以让他的人进入中枢。

现在整个大魏都知道,朝堂分成了两派,一是以曹爽为首的宗室派,一个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外姓世家。

而作为皇帝的曹睿,当然希望两派势均力敌;相互制衡,若其中一派独大,那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一定采取某种手段削弱打压。

假如曹爽如果不及时抽身,一旦潼关失利,那郭循的叛乱和汉东三郡的危机,搞不好都会按在他头上去。

昨晚曹爽的智囊,桓范忧心忡忡。

曹爽失势的话,他谋士的日子也到头了。

“汉东三郡夏侯玄会自行处置,郭循叛逃,带走的不过二三千人,毋丘俭和王奋两人也能解决,这两处,我何须担忧?”

曹爽刚才听闻四处起火,朝中动荡,心生忧虑,但听桓范这么一说,冷静下来之后,又觉得问题不大了。

“潼关,我是必须要拿下的!”曹爽当即不听桓范劝阻,狠下心来,“午时过后,天气稍凉,我亲自上前督阵,今天无论如何,要把潼关踩在脚下!”

“大将军”桓范还想做最后一把努力。

“无需多言,先生且看我如何破敌!”

曹爽太渴望一场胜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