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5章 活字印刷,文举,武举 (第1/2页)

加入书签

“哪两件事情?”

向朗赶紧问道。

“印书!开办官方的书店,打破那些士族对书籍的垄断。”

“印书?”向朗一阵愕然。

这些书籍可都是人工抄誊流传的,怎么印?

马谡不得不又跟他讲起了活字印刷,讲了大半天,向朗才明白怎么回事。

“这样吧!印书的事情交给我来办,你就负责找书籍好了。”

马谡想到了三个作坊的造纸坊,他们生产了大半年的纸张,技术应该可以提升了。

活字印刷的原理他是清楚的,只需指导工人去落实则可。

“那第二件事情呢?”

“当然是大考了,刚才我已经提到过。不过内容嘛!”

看到一旁的黄舞蝶,马谡想起黄舞蝶也曾经是黄家村的私塾老师。

“蝶儿,这事要不交给你来办,跟向太守商量一下考试的科目。”

“只要张榜出公告,咱们渭南郡要招收人才,但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入选。”

“这样,必然吸引有志之士购买相关书籍来学习,相辅相成。”

向朗一听,顿时明白其中的要害。

公告一出,必然引来那些寒门士子的注目,但是考试的科目又逼迫他们不得不去找这相关的书籍。

同时,说不定又诞生相关的教育机构。

为了考试,这些私塾也不得不增加教程。

向朗要做的,便是张榜发公告,以及发行书籍,自然而然并引导他们主动为之。

说到这里,向朗也是逐渐明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想到幼常还有如此真知灼见。”向朗当即拜谢而去。

马谡跟向朗讨论的同时,又想到了武举一事。

既然要搞科举,那么连武举也一块搞得了。

通过科考招收习武之人,然后再来前军的军事学院深造,这样便能系统培养军事人才。

“小乙,速速叫王平将军,向宠将军过来,有要事协商。”

王平和向宠两人匆匆赶来,听完马谡关于武举的构想,眼睛一亮。

这些天来,招了不少新兵,可是中下层军官太缺乏了。

从原来的甲字师中调过去的话,又不能调太多,毕竟要保证甲字师的战斗力才行。

现在马谡提出这样的设想,简直就是及时雨。

而且,这个武举马上就能举办。

两人马上活跃起来,针对武举考试的项目,一一探讨。

射术,骑术,近身格斗,力量,剑法,枪法,行军布阵,练兵方略等等项目,一个个提出来。

最后,两人拟出了一个比武方略出来。bigétν

马谡在一旁完全插不上话。

如此甚好,手下的人越能干,他便越轻松,做好舵手,指明方向便可。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转眼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这三个月,渭南四县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诸葛亮看到了向朗的提议,他知道这个一定是马谡的想法,之前马谡也有跟他提到。

可是诸葛亮自身出自士族大家,私下对寒门出身的人有些排斥。

马谡只得去了几趟长安,当面诉说利害,然后答应现在渭南四县试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