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章 誓复此仇 (第1/2页)

加入书签

原本想要借机一雪前耻的义渠君仿佛回到了数年之前。

那个时候的他还只是义渠世子,跟随着他的君父一起攻打秦池。

就在秦池城外,两军交战正酣之时,他被义渠君安排留守营寨。

那一战的义渠军占据优势,在他看来是必胜之局,结果却因为一个匹夫率领着几百名秦人突袭烧毁了大营,致使整个义渠军大乱,最终不得不与周人求和。x33

不知多少夙夜,当他从梦中惊醒之时,总会忆起那个带给他恐惧的青年。

而今,他带着的复仇的信念而来,却再一次撞见了曾经那个带给他梦魇的男人。

几乎是相同的场景,对方就如同一只洪荒猛兽一般向他扑来,让他生不出任何的抵抗之心。

“撤退,快走——”

麾下的亲卫还想要拼命上前阻拦靠近的秦军,身为一国之君的义渠君却是率先崩溃。

他一把推开还在发呆的车夫,亲自接过车缰便调转车头。

“驾——”

他的口中发出一声大喝,双手狠狠的一抖马缰,战马飞驰而去,只留下一群在原地发呆的护卫。

片刻后他们方才反应过来,急忙跟随着自家大君一同逃亡。

“大君逃了——”“大君逃了——”

也不知是何人发出一声大吼,顿时吸引了战场之上义渠人的注意力。

那些正在攻城,还没有弄清楚情况的义渠人急忙偏头去看,果然没有瞧见义渠君的旗帜。

原本就因为久攻不下而士气低迷的义渠军顿时阵脚大乱,顿时就作鸟兽四散而逃。

随着逃兵越来越多,其他方向的义渠人也知道了秦人援兵抵达的消息。

这么多年以来,因为与秦晋两国之间的贸易,义渠人实际上已经过上了较为安逸的生活。

他们也开始学习中原人,在自己的国家内开荒种地,畜牧放马,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本就不怎么愿意打仗。

而今强迫他们出征的义渠君跑了,那些统帅大军的义渠大将们纷纷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义渠的军队四散而逃,秦寿却不想放过他们。

他下令自己麾下的骑兵以伍为单位,在各自伍长的率领下四散追击敌军。

五十人相比较于成千上万人来说确实不值一提,但是五十重骑兵却是截然不同。

在马力不竭的情况下,五十骑已经足够冲散上千人的步兵上阵。

一场追击持续到夜幕降临,斩杀逃亡的义渠士卒近万人,秦寿方才罢兵回营。

然而等秦寿回到秦国之后,却只见整个咸阳城内家家户户都是一片缟素。

在犬戎义渠的轮流入侵之下,秦国无数民兵战死城头。

而伴随着一个民兵的倒下,城内的某一处民宅之中便会挂起一束白绫。

这是赵夫人做出的决定,他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秦人永不屈服的决心。

每一根白绫都代表着一条人命,代表着一个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秦人。

当秦寿入城之后,这些白绫在风中摇曳飘荡,让整个咸阳城都陷入了一片哀悼之中。

一名老妇人跪在家门口,她的身后挂着三根白绫,那是他的儿子,他的丈夫,他的长孙。

而在她的身边,还跪着一名断臂的妇女,那妇女的身上穿着一件破损的皮甲。

一名年幼的孩童抱着自己的母亲嚎啕大哭,却无法将他的母亲从沉睡之中唤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