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府尹 (第1/2页)

加入书签

悠悠吴地,禹定震泽。

文擎江南,运河大邑。

杭州府尹魏羡之是晋州曲阳县人,乃龙朔三年的三甲第九名。

炎朝的科举殿试中。

一甲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

二甲为第四名至第十名,赐进士出身。

剩余的则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当年殿试时。

魏羡之才二十二岁。

可高宗刘景赏识他的书法,特拔擢为翰林。

要知道。

翰林院被称为储相之所。

通常只有一甲和二甲的人才有资格进入。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魏羡之的书法有多好了。

当然了。

首发&:塔>-读小说

魏羡之本身的学识也不差。

他的祖父曾官至前朝的秘书大监,后迁升为侍中。

至此他家也跻身成了官宦世家。

在家族的熏陶之下,魏羡之也成了饱学之士。https:ЪiqikuΠet

出生北方的他,因年轻时的游学对江南产生了莫大的好感。

在翰林院磨勘了三年后。

他被吏部授官为秦州清水县令。

上任后。

魏羡之勤勉施政,教化一方。

同时在家族的帮助下,官职也节节攀升。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就在去年。

他刚满四十一的时候。

放着正四品的陇右道节度使不做。

跑到杭州来当从四品的府尹。

由此可见。

他是多么的喜欢江南。

可是最近他却开始犯难了。

内陆各地开始缺盐。

这是他还在陇右道的时候就知道了的。

朝堂的悬赏诏已经颁布了半年。

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宗正寺江南巡使已经给他打过两次招呼了。

一定要严惩郑望龙。

巡使的意见他不能不听,要不然一封奏折直达天听。

参他个轻怠贵族的罪名可就麻烦了。

可是长史的面子也不能不给。

如果寒了属僚的心。

以后手下们阳奉阴违的话,他也是很麻烦的。

想到这里。

魏羡之心里便有了决定。

抄家是必然的。

郑望龙打得就是这个主意。

要是不满足他这一点,说不定会直接告上宗正寺。

至于流放的地点就可以商榷一下了。

岭南就很不错。

都是南方湿润气候,想必张修远也呆的惯。

最重要的就是岭南距离江南很近。https:ЪiqikuΠe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