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5 海外的法,怎么能管到我们内陆的人? (第2/2页)

加入书签

好像之前余德利的那个出版社的工作氛围,也不这样啊?

好吧,曹志强确实不理解这种氛围。

这种氛围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他给的太多了。

现如今,大部分人的平均工资是很低的,哪怕是杂志社编辑这种事业单位的岗位。

像出版社跟杂志社这种单位,真正的春天是在八四年下半年之后。

在这之前,大部分出版社跟杂志社,其实大都半死不活,基本都是吃财政拨款。

可如今的国内还没经过分税制之类的税收改革,政府财政穷的叮当响。

因此,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那收入可想而知。

这一点,你看看曾经很牛逼,后来也很牛逼的北平市建筑设计院目前的凄惨情况就知道了。

所以在这个时期,出版社跟杂志社这种文化出版单位的职工,收入很低,甚至比工人还低。

而且事业单位的实习工时间,那不是一般的长,三年又三年是基本,有很多人干了十年都是实习身份。

这一点也远不如工厂。

八十年代,整体上讲,依旧是工厂待遇最好的时代。

机关事业单位真正牛逼起来,那得九十年代以后才行。

笑过之后,曹志强忽然拉下脸,盯着赵守文一言不发。

而随着曹志强的严肃起来,正在附和着笑的众人,也好像突然被捏住脖子的鸭子一样,一下就鸦雀无声。

这可不是拍戏,没人提前给过剧本,而是真正靠自觉做到的。

也就是这么一个转折,让曹志强意识到,他想跟这些人玩那种打成一片的亲和式关系,是行不通了。

因为他已经跟这些人有了天然的隔阂。

毕竟这些人都跟他不熟,要么是余德利找来的,要么是原来的老工厂派来的,目的都是来跟他混饭吃的,不是来跟他做朋友的。

明白这点后,曹志强不再嬉皮笑脸了,而是很严肃的看向有些脸色发白的赵守文:“赵守文,别跟我玩这些!

你就老老实实跟我说,你要我们抄袭人家香江大作家的书,人家告我们侵权怎么办?”

赵守文愣了愣,下意识的看了看余德利。

结果,这次余德利还没说话,曹志强先一拍桌子:“看什么看?我才是总经理,发钱的是我!我是你们的衣食父母懂么?赶紧老实回话!”

一听这话,赵守文才重新看向曹志强:“总经理,您,您真不知道?”

“我知道还问你?”曹志强继续一脸严肃,“就因为不知道才问你,要不然要你们干嘛?就算是古代的皇帝,也不能全知全能吧?”

说到这,曹志强还故意不耐烦的皱了皱眉:“行了别废话了,麻溜的回答,要不然就滚蛋!别忘了,你现在还只是个临时工!”

听到曹志强这么说,赵守文才深吸口气:“总经理,那我就实话实说。

嗯,其实就算我们抄袭,不,是借鉴港台作家的拿去出版,不会有任何问题,也不会有人来告我们。

或者说,就算告我们也没用!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啊?”曹志强问,“我记得,他们的作品,可都是有版权法保护的啊?”

赵守文笑了笑:“是,他们那边或许是真有什么版权法保护,但那是海外的法。

海外的法,怎么能管到我们内陆的人?”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