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 章 一笔小财 (第2/2页)

加入书签

更有聪明的人,把粮价压低了一成,赶紧批发给府城的大小粮贩子,又立马回去收购粮食,准备发第二波财。

定州府城发出去的通告绝对是真的,而且定州临近的几个府城官道上,还派了官兵一路巡逻,保证商队的安全,傻子才会放过这次发财的机会。

一时间,各个州府的商队闻风而动,纷纷向定州蜂拥而来。

大越的税收制度还是很不错的,农民种田交粮,商人买卖交钱,物价相对来说还是很稳定的。

大批的商队到来,倒买倒卖,官府收缴了大量的赋税,暂时缓解了赈灾的压力,趁机又安排了一部分难民。

“哈哈哈!还有顾大人这一招妙啊!这真的是一举几得啊!”

凌照看着手头的文书,心情大好,忍不住大笑出声。

“凌大人过奖了,多亏几位大人的支持,才能有现在这样的结果,顾某还要多谢几位大人的信任才是!”

顾焕之并不居功,忙谦虚的拱手礼让。

“顾大人真是太客气了,还是皇恩浩荡,咱们做臣子的,自当为皇上分忧,为大越百姓解难,这些都是应当的!”

凌照也不揽功,双手抱拳,向京城方向行了一礼,把这一切都推给了皇上。

“两位大人都太谦虚了,若照此下去,再过不久,大批灾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把这次洪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两位大人都是有功之臣!”

朱镇涛也抱拳说道。

如今灾民已经安置了十之七八,再过不久,就能全数安置,这确实让人松了一口气。

只是现在府库空虚,后续的赈灾钱粮还没有着落,还是很让人头疼的。

他把情况一说,凌照和顾焕之也慢慢收起了笑容,陷入了沉思。

在府城北面的一个小院子里,陆青铜正和媳妇数着银钱,儿女们都被两人支使出来,在院子里边玩边放风。

灾年最缺的就是粮食,倒卖粮食最能赚钱,官府下令提价,只要是有脑子的,都知道借势而起。

这两口子在谷安镇经营着家里的杂货铺,脑子本来就灵光,也抓住了这次的商机,只是手头银钱有限,发了一笔小财。

“当家的,有了这笔钱,咱们就有机会东山再起了,说不定咱们还能在这府城立住脚,不用去乡下种田了!”

郑氏压低声音和陆青铜说着,又把银子收拢在钱袋子里,眼睛左右转动,想找地方藏起来。

可是看着有些破败的屋子,简单的家具,一张大木床,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藏在哪里都有些不放心。

陆青铜也在找地方,同样觉得藏在哪里都不保险。

他转动在头在屋子里打量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地方。

“来!把钱给我,我找到藏钱的地方了!”

只见他撅着屁股,爬到了大木床下面,用柴刀在床下面挖了一个洞,把钱袋子埋了进去。

灰头土脸的爬出来,陆青铜拍拍身上的灰尘,才算是放心了。

“当家的,藏在下面能行吗?心眼多的人一想就知道,咱们把钱藏在了哪里!”

郑氏有些不放心的说,总觉得把钱藏在床底下好像也不保险。

因为,以前她就喜欢把钱藏在炕洞里和墙缝里,她觉得大多数人的想法应该都差不多。

“那你说藏哪里合适?”

陆青铜一听,刚放下来的心又提了起来,这可是辛苦得来的钱,他还指望着这银子翻身呢,可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咱们这银子得来不易,我听说过两天还会有大批的商队到府城来,要是抓住这次机会,咱们就能在府城立住脚了,这银子可万万不能有什么差错!”

陆青铜慎重的说。

“……,我总觉得藏在哪里都不放心,就现在这个破房子,根本就拦不住贼,不行这样,这两天咱们尽量不要出门,要出去打探消息的话,也一定要在家里留人,等商队来了,咱们就把钱都拿出来做买卖,等赚了钱,咱们就从这个破地方搬出去!”

郑氏脑子转得快,想到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

陆青铜本来就习惯听媳妇的,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忙点头同意。

准备过几天商队来了,好大展拳脚,多赚点钱,过好日子。

日子眼看着有了着落,陆青铜又想起了村子里的爹娘兄弟。

“媳妇,你说,镇子上和枫林村,到底怎么样了,我爹娘和岳父岳母他们要不要紧,会不会真的就像外面说的那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