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0 章设套 (第2/2页)

加入书签

……最后有百姓冒死来到京城,不顾被马踩踏的危险,在街上拦下了一个大官的轿子,大喊冤枉。

……最后事情闹上了朝堂,原来,北方地域宽广,本就缺水,可是朝廷每年发下去的种子只有稻种,且稻种异常昂贵,朝廷发给老百姓的救济钱粮,又被拿去买了稻种,年复一年,老百姓领了朝廷的救济钱粮,换了稻种,年底收成,再卖给粮商!

北方的老百姓只知道地贫种不出粮食,当地官员也给老百姓灌输了北方种不了其它粮食,只适合种稻谷!

就这样,北方一年比一年穷,老百姓饿死了一层又一层,官府也说朝廷不容许老百姓随便迁移。

要想离开北方,就要交天价银钱,在当地官府办理迁移户口的证明。

老百姓不饿死就不错了,哪里有多余的银钱办什么证明!

来京城告状的这个人,明明记得小时候十几口人,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兄弟姐妹都能吃饱肚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地里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家里的伙食也从干饭变成了稀粥,再到只能吃野菜。

爷爷奶奶相继饿死,弟弟妹妹也饿死了,后来亲人一个一个都忍饥挨饿病饿而死,明明每年都能领到朝廷的救济钱粮,可是就是一年比一年艰难!

皇上大怒,下令彻查,最后的真相让所有人震惊的掉了下巴,上至一品大员,下至小小的九品芝麻官,给朝廷,给整个北方的老百姓,设了一个天大的套。

把适合北方种植的小麦高粱等粗粮,全部从北方清理出去,只让种不适合种植的稻谷。

一年一年下来,老百姓入不敷出,朝廷只能调拨钱粮赈灾,这些钱粮一分不少都到了老百姓手里,可是最后又通过换高价粮种回到了官府手中,最后的受益者,却是打着朝廷招牌的朝廷命官,皇上被蒙在鼓里,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听的心潮澎湃,却也心中暗自思索开来。

建安帝若有所思的目光,扫视着殿上群臣。

有不少大臣都低眉顺眼的站着,后背却已经湿透了。

建安帝一拍扶手,沉声说道:“这眼盲心瞎的皇上,不做也罢!”

“其实也不是这个皇上眼盲心瞎,而是要日理万机,为国为民操碎了心,又加之这是朝堂上一半的大臣勾结起来算计他,才让事情发展到了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最后结果如何了?”

旁边的太上皇忽然开口问道。

“……最后当然是皇上震怒,当场削了涉嫌官员的职位,押入天牢,着令大理寺严刑逼供。

拔出萝卜带出泥,有人倒霉,岂能让他人好过,最后清理出来的蛀虫,让全国上下震惊。

当然,空虚了十几年的国库,也一下子丰盈起来了!”

说到这里,陆元元看着建安帝,声音有些低哑的说:“皇上,在天大的利益面前,有多少人又能不动心?”

建安帝看着她,久久不语。

贪官污吏,古来有之,也是历代帝王最头疼的事情。

小到一年穷知县,十万雪花银,大到就如刚才陆元元所说的那种惊天密谋,都是动摇国本的事情,可是往往却屡见不鲜。

“那依你之见,要如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建安帝两眼灼灼的看着陆元元。

陆元元顿时有些头大,她对政治还真的是一窍不通。

一时之间,她脑海里闪过锦衣卫,东厂,六扇门等等,最后都摇头否定了。

然而,想到最多的,竟然是某个明星饰演的厂花,还有某个功夫巨星饰演的督公,勾陷忠良,大兴冤狱的种种勾当。

想到这里陆元元不由打了个激灵。

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弊端,搞不好还适得其反,祸国殃民,加速一个王朝的灭亡。

这样的大事,她可不敢乱提意见。

“皇上,臣女读书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有效的法子,整治这些蛀虫!”

“哦?是吗?”

建安帝双目如电,就那样看着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