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8 诚意满满的买诗集送小说 (第2/2页)

加入书签

甚至连李厂长跟董书记都被惊动了,特意来视察了一下。

在看到印刷所工人那干劲十足的场面后,他们同样是唏嘘感叹了很久,对曹志气的喜爱也更深了一层。

话说回来,印刷成本压的这么低,那么零售定价该是多少呢?

本来曹志强是想定价25元一套的,不过这个价格立刻吓坏了众人。

因为这个价格的话,这书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太高了,高的离谱。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定价是十元一套。

没错,就是十元一套,比曹志强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那套诗集,价格只贵了两元!

就这,还是曹志强力争的结果,要是按照余德利的说法,本来想卖六元一套的。

而且让曹志强无语的是,大家之所以能同意定价十元一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套书里加了曹志强的那本诗集。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一本书的价格其实很便宜,市面上质量一般的书,一般也就两三元钱一本,质量差点的书,一本才三毛五毛。

不过有一种书是特例,那就是诗歌。

诗歌在这时期,还是一种高大上的做平形式,毕竟更精炼,难度更高嘛。

所以在这个时期,诗人的地位明显比其他人高。

比如说,同样是作家,你说自己是家,我说自己是诗人,那我诗人的地位就是比你家的地位高。

这是约定俗成的,而且是大众心中认可的。

也正因为这样,当初作家出版社出版曹志强那本诗集的时候,才定了八元钱的定价。

这个定价本来就很高,不过也符合诗集的定价策略。

因为这时候的诗集单价,的确就是比同类书高。

但相对的,诗集的销售量也非常低,受众群体太小。

所以啊,也正因为诗集是小众书,当初的作家出版社,才肯跟曹志强定了个内部的版税分成合约,而不是买断制。

如果是出,之前的作家出版社就不会那么搞了。

曹志强这套搭配销售的图书,要不是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本诗集,而且里面还加了曹志强的亲笔签名跟前言,外加曹志强亲笔画的不少素描画,本身具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那这套书也卖不上十元的价格。

换言之,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套两书搭配的销售,《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主要的,至于《破碎虚空》则是个搭头,哪怕《破碎虚空》这本书更厚,内容也更多。

不过这个大多数人,不包括曹志强跟赵守文。

因为赵守文是《破碎虚空》的主校对,所以对这本书的内容很清楚。

而在赵守文看来,《破碎虚空》情节紧凑,磅礴大气,尤其是武学理念,更是带有一种还珠楼主的奇幻色彩,反正赵守文自己是相当喜欢。

所以赵守文认为,这本武侠是难得的精品,一旦上市,肯定会受欢迎。

对于赵守文的认可,曹志强十分受用,哪怕他知道这本书肯定没问题,但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还是有点受伤的。

其实这个别人,主要指的是主编余德利跟社长周怀恩。

余德利不说了,身为主编,校对把关是应该的。

至于社长周怀恩,曹志强给他的定位是审核。

因为曹志强发现,这个时代的出版社,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审核管理。

这个时代,上面没有一级一级的评审小组,出版社出图书,也不需要送审。

所以对于出版社出的图书内容,主要靠出版社的自律。

当然了,这个自由是相对的,一些明显反动的言论,还有一些没被平反的作者,是不允许出版的。

另外,出书虽然自由简单,可一旦你的书出版后出了事儿,比如因为各种原因被人举报了,一样是要被追责的。

可总体而言,八十年代的出版社,真的是超自由,超宽松,以至于这时期的出版社人员,动不动就放飞自我。

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市面上的书,哪怕新华书店这种正规书店,里面都能找到大量很huang很暴力的图书,而出这种图书的出版社,竟然都特么是正规出版社!

可以说在整个八十年代,国内的各个正规出版社,在上面几乎完全没有审核,且出版内容超自由的情况下,真的就全靠自觉自律了。

也正因为如此,曹志强才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让吉祥物一样的周怀恩社长,去做内容审核的工作。

简单来说,周怀恩的工作,就是看看要出版的图书内容,是否有违规或者敏感内容,如果有,就赶紧修改。

周怀恩是老派的保守人物,他如果能认可图书的内容,大概率就没啥问题了。

好在呢,《破碎虚空》的内容,本就比较健康,又是纯粹的幻想类通俗文学,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而在这些人的努力之中,曹志强本人也没闲着。

他身为总经理,此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打通销售渠道。

对此,曹志强也不陌生,他直接找到出版局的陈局长,再通过陈局长,约了新华书店总店的书记跟经理,大家一起吃了个饭。

吃过饭后呢,还一人给了一千块钱的现金红包!

有了这层公关活动,效果是杠杠的。

新华书店的高书记最终拍板,以后只要是红光出版社的图书,新华书店都以五折的价格购买。

也就是说,以后红光出版社出的书,新华书店都以半价吃掉,并且会通知下去,红光出版社的图书,在新华书店下面的门店进行零售的时候,会尽量摆放在显眼的地方。

麻蛋,总共只花了三千块的红包,外加一顿一百多块的大餐,就能拿到这么大的优惠力度,这特么赚翻了啊!

要知道,这可是新华书店总店的政策,就等于说是新华书店总部的决策了!

而目前的图书发行市场,依旧是新华书店一家独大,跟邮局形成两大垄断的局面。

只不过新华书店更倾向于图书,而邮局更倾向于期刊,侧重点略有不同。

但再怎么说,这也是全国性的发行机构。

这种发型机构,能让一个点扣,其利润都是海量的。

只是跟人吃了顿饭,每人给一千块,就能拿到五折的优惠力度,真是超划算。

当然,这也是占了京城的光。

只有在京城首都,才有这种动不动影响全国的便利性,要是别的地方,恐怕就没这种便利性了。

于是乎,在所有人加班加点的通力协作之下。

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如此诚意满满的,真正“强子出品”的“买诗集送”,外带“强子”亲笔签名加亲笔绘画的典藏版套装,就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中,正式上架销售了!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