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6章 换一个人背锅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不错,此事暂时先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等以后安顿下来再说!”

村长吸了一口旱烟,吐出来一口气,锁着眉头说:“这次出去找地方,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我还想着,要是找到合适的地方,就抓紧时间开荒,看看种些白菜萝卜啥的,冬天也能添一些吃的,还要抓紧时间建房子,不然冬天咋过?”

陆青山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大哥,我觉得咱们迟早还是要去一趟府城,我估摸着,府城肯定没有遭灾,咱们找到了地方,就想办法去府城买些东西,首先是种子,各种种子都买些,再就是开荒建房子的工具和农具,还有粮食米面,布料棉花,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不然咱们真的没办法过冬!”

村长焦心的也是这些事情,现在大家可真的是要啥没啥,可得抓紧时间了。

“我估计大家手里也没有多少钱,这次出来的匆忙,有些人家藏起来的钱可能都没有带,现在要置办这么多东西,估计有点悬!”

村长吸了几口旱烟,就不再吸了,他带出来的烟草也不多了,要省着点抽了,不然就要断线了。x33

“你说的不错,和我想的差不多,去府城还有一件事一定要办,就是咱们全村人的户籍,这次突发洪水,可是把啥都冲走了,不办户籍,咱们以后就成了黑户,以后孩子们的婚嫁都是问题!”

村长磕磕烟杆,插到了腰带上,搓了一把脸,又说:“还有就是,要探一条路出来,咱们也不可能永远与世隔绝,那样咱们留在这里就毫无意义了!”

陆元元在旁边听了一阵子,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也不禁为村里人担心起来,现在大家是啥都缺。

而且,现在大家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共进退,才能谋一条活路,人多力量大,但是同样的消耗也大,看样子还是要多想些办法才行。

“爹,大伯,既然迟早都要去府城,那么现在大家就要想办法找些值钱的东西,将来好换钱,首先我们把找到的几种能吃的东西都让大家认一下,出去的时候注意一下,记住地方,等秋天的时候去采收,还有就是多采些蘑菇晾晒,干蘑菇也能卖钱,我还知道一些比较值钱的草药,也可以告诉大家,要是碰到了,都可以采挖回来!”

“真的?太好了,还是我大侄女能耐,大伯等会就告诉大家去!”

村长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没那么沉了,不过……

他看向陆青山,又看看陆元元,陆青山会意,皱起眉头,想着办。

这要是村民们问起来,得有个说法才行,要不然怎么他忽然就知道了这么多东西,以前咋不见他说出来!

忽然,他想起了两年前,自家媳妇生四林的时候难产,正好一位高僧路过化缘,他把家里特意留给媳妇坐月子的小米熬了稠粥,端给了大师,大师喝了粥,给了他一个药丸,说化成水让媳妇喝下去,就没事了。

果然,媳妇喝了化成水的药丸,很快就生下了四林,母子平安,他记得当时那位大师说了一句话,他印象非常深刻。

“黄鳅跃土中,天上屡飞鸿!”

虽然他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却牢记于心。

当时那位大师看到元元,却摇摇头,叹息一声,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他虽不解其意,但也牢记于心。

想到这里,他就说了出来,然后又对村长说:“大哥,你说,我要是说这一切都是那位高僧告诉我的,村民们能信几分?”

“就这样说,不管他们信不信,说的次数多了,就有人信了!”

村长一锤定音,又强调一遍。

“反正咱们相信就行了!”

陆元元想不到还有这么一出,她搜寻原主的记忆,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主要也是那时候她娘难产,大家都吓坏了,忽然来了一位高僧救了她娘,能不印象深刻吗?

只是,她并不记得这位高僧当时有没有看她,可能原主还小,关注点也不在老和尚身上,所以没什么印象。

不过,这个借口也不错,大越对神佛还是比较信奉的,尤其是那种得道高僧,最是受世人敬重。

不是有一句话说,谎话说千遍就成了真的了吗?

更何况,这些也不是谎话,不过是大家见识少不知道罢了,借高僧的由头公诸于世,也算是一件好事。

陆元元忽然觉得,换一个人背锅其实也没啥,让这个老和尚当背锅侠,可能要比她老爹更有说服力。

她大伯不也说了吗?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她们信就行了,不是吗?

有人带头相信,大家不就跟着相信了嘛!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重点是要快点找到能建村的地方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