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清白碑 (第2/2页)

加入书签

他们身上阴煞甲胄有符文流转,眼眸中寒光激射,仙尸所散发出来的威慑,便让人胆战心惊。

无须任何的言语,仅仅站在原地便能让心志不坚之人,魂飞魄散。

这便是仙。

伏羲屏息凝神,一步步走到几人面前。

哪怕他们乘骑着凶兽,低沉咆哮,眼眸杀机弥漫。

伏羲觉得自己的身体被刀斧加身,被层层撕裂。

他强忍着痛楚站在七位仙尸面前,字正腔圆,将手中的圣旨舒展开来:

“武王,九霜王,靠山王,地泽王。”

“绣衣司大统领高沢,二统领烛音,三统领寒冰。”

“一千一百三十年前,枉死于此的百万忠魂,接旨!”

随着圣旨的缓缓展开,以伏羲所在为核心,一股浩荡的皇室气运威压舒展开来。

七人的脸色有所变化。

他们能感知到这圣旨非同寻常,挟以千年的皇室气运,文武百官,一城底蕴炁血。

哪怕他们对于当年的冤屈再不甘,可眼下面对圣旨所传递出来的先天压制,让他们本能从坐骑身上下来。

“朕乃二十四代灵帝刘玄风,代第九代灵帝刘无心向诸位认错。”

“武王一生功勋卓著,平西北邪灵之乱,斩西南三大凶族奇功,所到之处,一片清明,黎民称颂。”

“九霜王生于九霜省,以苦寒之身,斩叛乱之王,平一省之乱,定北地福泽……”

“靠山王世代承袭,满门忠勇,祖父杨影随八代灵帝同渡灵桥踏入仙土,其父……”

“地泽王于南潮省,平南泽凶乱,斩半仙奇兽,直捣三千里地泽兽巢,护佑百姓万千……”

“绣衣司大统领高沢,烛音,寒冰为灵朝监察百官,扫尽不正之风,还天下百姓清明,忠心耿耿……”biqμgètν

伏羲一字一句,充满真诚。

“前日镇魂碑碎,听闻朕的九代祖叔武王刘卫,以及在场诸多忠勇之事,被宵小构陷,九代灵帝刘无心昏聩无能,蒙蔽心智,刚愎多疑以致于百万忠魂葬身于此。”

“即日起,祖叔刘卫遗骨替换九代灵帝刘无病,受灵朝皇室万代子孙香火供养。”

“其余六位,赐皇姓,入宗庙受皇室子孙供奉。”

“旷古奇冤,千年血案,百万忠魂,朕闻此噩耗,痛哉,惜哉。”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ъitv

“朕将以此诗,铸清白碑,立于血杨林,为我灵朝百万忠魂正名,以此碑告诫子孙后代,以此为鉴!”

“若有将士仍心意难平,怨气不顺,可来攻城,以舒心头怨怒,我必亲临洛安城前,血战到底,以国礼厚葬,以表敬意!”

“若已成阴修者,不愿转世,只要不骚扰灵朝百姓,灵朝亦不会追捕截杀,放任自由!”

“钦此!”

伏羲双手将圣旨祭出,只见其在空中舒展开来,迅速扩大,破穿黑云。

圣旨之上,玉玺所印,一条金龙口衔圣旨书卷,横展千里长空。

皇室气运蔓延八方,金龙摆动间,浓厚的黑云阴气被撕裂。

每一个伏羲所书写的文字,可通鬼神,意达千里。

伏羲身上厌胜书灵悬浮在空,于野鬼岭,血杨林,荡魂山中,多处布局阵法直贯苍穹,以地脉之力,勾连圣旨之威。

圣旨之上,每一个字投射金光,回转千里矿山。

百万忠魂看到为自己平反的圣旨,对他们生前的功绩给与高度肯定。

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希望自己所忠诚的灵朝,给与他们该有的荣誉,不要将叛乱这顶帽子扣在他们头上,仅此而已。

圣旨之上,是为他们的叛乱平反,一篇诗文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九死无悔,更是当代灵帝对他们的高度肯定。

不少尸鬼大军身上阴煞迅速消散,因为心中那一口难消的执念散了,魂魄融入天道规则,转世重生。

凝聚在身上的阴煞化为最为纯粹的地脉本源,随着它们的遗骸,融入脚下的大地。

一时间,在千里圣旨笼罩之下,乌光阴煞迅速缩小。

漫山遍野的百万忠魂,形体溃散,阴煞化为地脉本源。

朝堂帝庭之上。

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之声,文武百官,三大宗门,四大家族对于伏羲有了全新的认识。

灵帝看着千里圣旨所吞吐出来的金光,那一条皇室气运金龙,心中热血澎湃,更加确定伏羲背后有两位仙护持。

蔷薇看着远方那逐渐缩小的乌光阴煞,眼神之中的爱慕更为浓烈,这才是她想要的男人!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荡魂山上。

武王看着圣旨上的,浩荡诗文,长舒心中郁气:

“好一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通篇圣旨,全靠这一首诗来肯定忠勇之心,如此文采,我灵朝倒是后继有人!”

伏羲嘴角抽搐,看着眼前七位仙尸依旧虎视眈眈,依旧没有想走的意思。

好文采,你们倒是走啊。

他只想赶紧送这些存在上路。

如今看来,圣旨对他们并不管用。

山脚之下,依旧有诸多忠勇凝望此处,等候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