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南城先生 (第2/2页)

加入书签

“莫非先生还不曾回家?”吴兴有些诧异。

“未曾,我这刚进凉州城,便被吴公子请来了。”陶恒摇头失笑。

吴亦皓连忙赔罪,“家父求贤若渴心切,还请南城先生担待则个。”

“吴公子言重了。鄙人只是一介书生,可担不得贤字。”陶恒言语之间满是客气,这客气太过,显得疏离不少。

吴兴举起酒杯,恭维道:“南城先生太过谦虚了。先生是八斗之才,为何要韬光晦迹?若先生肯归在我门下指点迷津,吴某定不会亏待先生。”

“吴大人有所不知,鄙人只是闲云野鹤,向来懒散清闲惯了。又喜云游四海,只怕要辜负吴大人和吴公子的美意了。”陶恒话语中有明显的推脱之意。

吴兴和吴亦皓互相对视一眼,吴兴干笑几声,不再言语。

吴亦皓给陶恒布菜,打起圆场,“别光说话,吃点菜!这些菜肴很是可口,南城先生一路奔波劳累辛苦了!快尝尝。”

陶恒推开面前的菜碟,起身赔笑道:“吴大人和吴公子的一番好意,鄙人心领了。可这无功不受禄,这一桌的酒菜佳肴,陶某无福消受。鄙人先行告辞,二位请慢用。”

话音刚落,陶恒冲吴兴二人拱了拱手,推开雅间门,大步离去。

吴兴恼怒地拍打桌面,“太不像话了!一个小小的举人,竟这般目中无人!”

吴亦皓连忙为吴兴斟满酒,宽慰道:“父亲消消气!这陶恒的脾气向来古怪,一般人是捉摸不透的。他见识非凡,行事也异于常人。咱还是多担待一二吧。”

“就因他写的那篇策论?你就如此高看他?”吴兴倒不以为然。

“父亲可不要小看这篇策论文。当今圣上考选贤良的标准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始终、及能直言极谏者。而这陶恒,三条全占。可惜陶恒看淡功名利禄,其心思深不可测。若父亲能招他做幕僚,定能平步青云。”吴亦皓耐心解释道。

吴兴独饮一杯,“这陶恒并非池中之物。皓哥儿不要抱太大希望。”

“孩儿愿尽力一试。”吴亦皓双手抱拳,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

次日清早,姑臧县县衙后院。

“柳二公子可在?”院外有个小厮叩门问道。

柳洛尘听到动静,打开门,一看是个脸生的小厮,问道:“我就是柳二,你是哪位?”

“我是积香居的小厮,我家李掌柜有请。请您和三姑娘,随我走一趟。”小厮拱拱手,客客气气地说。

柳洛尘不禁有些纳闷,但还是先问问妹妹的意思再说,“您先稍等,我给家人请示一声。”

小厮恭敬地点点头,“是。”

柳洛尘连忙跑回书房里,对正练字的柳雨璃说:“妹妹,积香居来人了。请咱去一趟。”

柳雨璃放下笔,“借此机会,得感谢一番唐五郎和段大哥。以后出门不用再瞒着爹爹和娘亲了,实话告诉他们,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如今家里没有黄老夫人在中间挑事,这些事也不必再瞒着父母了。

“嗯,那我们去给母亲说一声。”柳洛尘和柳雨璃一同往正房走去。

兄妹二人实话实说,将王爷如何在暗中帮助自家,上次在长街上久跪也多亏世子解围。王爷肯庇佑柳家二房,都是因为看在外祖父魏侍郎替西凉王进言的份上。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魏云锦这才恍然大悟,又觉得忐忑不安,连着交代兄妹二人好几句,要多谢王爷,莫在王爷面前失了礼数。

不过片刻,柳家兄妹二人便坐上小厮赶来的马车,往积香居赶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