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1 章 蜂窝煤 (第2/2页)

加入书签

有菜有肉的饭食,还管饱,他们以往过年吃的都没有这么好。

更不要说,每十天还有一顿白面包子,或者大米饭,或者细面面条,给大家伙儿改善伙食。

“郡主真是菩萨转世,对咱们这些老百姓真是好啊!”

“那是,我回去给家里人说了,我在这里干活一点都不累,还能吃这么好的饭食,家里人还不相信!”

“可不是咋地?没有亲身经历过,搁谁谁信?我没来这里干活之前,我也不信!”

“行了行了,都赶紧吃,吃完了赶紧干活去,郡主把咱们当人看,咱们可不能不知好歹!”

“对,赶紧吃饭,今儿个我可是吃了五块肉呢!”

“我也吃了五块肉……”

“我吃了三碗米饭!”

“我吃了四碗……”

“嗳,我说你们,可悠着点呐,差不多就行了,可别把肚子撑破了,等会还要干活呢!”

“就是,让我说你们啥好,真是饭桶……”

“哈哈哈~”

工地上一片欢声笑语,大笑声直入云霄。

不得不说,人心向善,一切都是美好的。

能有一份好的活计,吃得饱睡得好,又能按时拿到钱,还没有人跟在后面打骂,工地上的气氛,可是和谐的不得了。

谁都不愿意失去这份工作,干活积极还非常认真。

两个城区的工程进度,每天都有变化。

在冬季来临之际,竟然完成了一半左右。

陆元元视察之后,也非常高兴,本来她还计划要三年才完工呢!

按照这个速度,明年秋天,所有的工程都能结束。

尽管东洲的天冷的迟,可是冬天终究还是来了。

陆元元给工人们结清了工钱,放了假,等明年春暖花开时再开工。

所有的工人,都恋恋不舍的离去。

谁能想到,本来是出来打工的,早就做好了要脱一层皮的打算,可是在这里干了大半年活,大家竟然还养了一身膘回去,真是意外的收获!

那些住在郡主府后面的灾民,陆元元也问了他们的意见。x33

是拿着工钱回去家乡,还是继续留在郡主府。

大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都想留下了。

在哪里生活都是生活,这一年来,可是他们这辈子过的最踏实的日子。

他们愿意跟着郡主干。

“好,既然大家都愿意留下了,那话我就说清楚了……”

陆元元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大家。

以后愿意跟着三林跑商的,就跟着跑商,愿意在八宝楼工作的,也可以经过培训之后上岗,愿意在小吃街开店的,也可以一展所长,当个小老板,以后公交路线开通了,也需要不少人。

还有开发区建好后,也需要清洁工,管理员,老人也可以去马场喂马。

总之,只要你愿意,想在京城生活下去,完全没有问题。

只要开发区在,八宝楼在,所有人都有饭吃,自己还可以想办法让他们在京城落户。

八百多个灾民,一百多个家庭,对陆元元感激涕零,发誓一定要跟着郡主好好干。

陆元元暂时把他们,先安排在了修建起来的员工宿舍里。

等以后工程结束,再重新安排他们的住处。

陆青山,二林三林忙了一年,也终于能歇一口气了。

朝堂之上,去宁州和嘉兴府赈灾的夏明渊也回京复命,在朝会上禀明了赈灾事宜。

“皇上,微臣幸不辱命,此次赈灾,……”

总之就是朝廷赈灾及时,免去了两府老百姓逃荒之苦。

大兴水利,老百姓也填饱了肚子。

大司空带着人,寻找水源,尽最大的努力,让老百姓能吃到到水。

挖沟修渠,加固堤坝,把江河里的水引去了两府,解决了干旱问题。

秋收之后,夏明渊派人带着陆元元的手书,去了临川县。

张大人看到手书,只能大开官仓,让钦差大臣拉走了临川县一年所收的赋税。

看着空荡荡的官仓,张大人可惜的直跺脚。

不知道郡主大人是怎么想的,竟然把粮食全捐献给了朝廷。

这可是临川县一年的税收啊!

也是临川县大灾之后,第一次收的赋税,郡主怎么舍得?

反正他是舍不得!

这可是自他来临川县上任几年,第一次把官仓收满,结果还没有捂热乎,又空荡荡的了。

这往后一年,要是临川县再发生点什么事,可咋整?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只能听命行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