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小打小闹费人费时 (第2/2页)

加入书签

陆元元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起了今天进城之后的情景。

虽然比上次她们来稍微好转一点,但是还有大片的房屋无人修葺,证明那些住宅的人已经无一生还。

她又想到了自己空间里,大批的金银和物资。

现在盆地的建设,正在按部就班,以后那里就是陆氏的族地。

别人要干什么她管不着,可是自己是不可能一直在家里种田的。

可是出来做生意也不容易,小打小闹费人费时,还挣不了多少钱。

如今县城有那么多的地方无主,她就想到了房地产开发。

临川县以后一定会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也必须要发展起来,这里可是离枫林山最近的县城。

周边物产丰富,只要幸存下来的人继续开荒种田,把不适合种田,无地可种的山村,全部迁移到县城附近来,这里自会慢慢繁华起来。x33

拿定主意,陆元元打算,明天就和老爹说说这件事。

就是,要怎么把空间里的金银,名正言顺的拿出来用呢?

翌日清晨,凌照顾焕之等人走访视察了一下县城的情况,发现此次洪水肆虐之后,县城幸存者都已得到妥善安置。

无人修葺的宅子,都成了无主之物,由官府经核实之后回收,登记造册。

城南废弃宅子最多,是因为洪水从南门而入,好多人都毫无防备,遭了灭顶之灾。

陆元元看着大片的废弃宅子,更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不过,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等回去之后,她一定要和自家老爹好好商量商量,这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这次洪水来的措不及防,县城好多商家店铺里的商品,都被洪水毁了,有的都不知道冲去了哪里,有些店铺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陆元元发现有一家打铁铺还开着,铁匠大叔正在叮叮咣咣的打造农具。

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坐骑大黑,连副套像样的行头都没有,就打算定制几套马鞍马蹬。

交了定钱,陆元元定了十套行头。

由于她定的多,铁匠一时半会还打不出来,就说好了十天以后来取。

凌照回到县衙,撰写了一份公文,盖上了钦差大臣的专用大印,让赵县令抄录张贴出去,昭告乡里。

凡东广县以北幸存下来的百姓,都可以迁居到临川县附近,可自行开荒种田,朝廷免三年赋税。

此告示一贴出来,顿时引起一阵哗然。

一些其他地方幸存下来的百姓,有到县城来看情况的,都纷纷往家赶去,想把这个好消息尽快带回去。

摸清了县城的情况,大家也准备回去了。

赶了一天的路,大家在天黑之前赶回了盆地。

吃过晚饭后,村长又召开了村民大会。

“乡亲们,经过这些天的忙碌,,村里预计的房子也修建的差不多了,每家至少有了一间住人的屋子,和存放东西的地窖。

明日,大家就要抓紧时间,去采收山药山芋板栗这些东西!”

大家都没意见,有些人早就着急着那些吃食了。

“村长,现在采收都有些迟了,咱们可得抓紧时间了,不然那么多好东西,要是都埋在雪里面,可就糟蹋了!”

陆青杰性子比较急躁,率先嚷嚷起来。

“对啊,村长,可得抓紧时间了,赶着上冻要是收不回来,那么多好东西可不就白瞎了吗?”

王大头也心急的嚷嚷起来。

他可是心心念念了好几天了,干活也最是积极,就怕耽误了采收吃食的时间。

听村长说,明天终于要去挖山芋敲板栗了,才不那么着急上火了。

“就是村长,……”

陆青云见大家积极,心里有数,可是再着急,事情也的一步一步来。

他大声说:“时间确实有些着急,不过大家尽量采收,能收回多少是多少。”

大家也知道,修房子挖地窖都是必须要做的。

这样山芋板栗收回来,才有地方存放。

村长见大家都信心十足,就开口赶人。

“行了,都早点睡吧,每日早起,向枫林山出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