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4章 调整计划 (第2/2页)

加入书签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开赴缅甸战场。

中国军人出国作战!

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缅甸保卫战的失利。

缅甸保卫战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英国人,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但是,中国远征军英勇顽强,打出了中国军人顽强气势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

中国远征军自1942年3月开始与日军作战,1942年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半年时间里,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棠吉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

至此,日本兵锋可以直接威胁印度。

中国远征军的战斗虽然失败,大那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掩护了英军撤退,赢得了时间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也消耗、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ъiqiku

郭汝缜合上资料闭上眼睛,所有的信息在他的脑海中再次梳理,其中一条不起眼的文字引起了郭汝缜的注意。

英属印度,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军.郭汝缜已经猜到三浦和和日本新兵此行的终点了。

郭汝缜嘴角微微上翘,根据已有的信息,他再次调整了他针对三浦和的“送行”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