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延庆 (第2/2页)

加入书签

“如果没有陛下让我守居庸关的旨意,我早就亲自带兵前去收复了。”

说罢,唐通一脸的不开心。

送到嘴边的鸭子不能吃,摆在眼前的功劳不能抢,属实有些窝火。

在居庸关住了一夜后,阎应元第二天早早起身,带着大部队往最近的延庆赶。

延庆距离居庸关不足五十里,急行军的话半天就到。

阎应元与姜应奎商议后决定小心为上!

急行军会让步兵丧失战斗力,一旦遭遇敌军,等于羊入虎口。

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大部队来到延庆城外。

夕阳下,原本繁华的延庆一片萧条景象。

大明与蒙古互市的地方有两处,分别是宣府和大同。

去往宣府的商队基本都是从南方运来物资,沿运河北上昌平附近的码头,随后转陆路经过居庸关-延庆-长安所,最后到达宣府镇附近。

由于是商贾集中之地,所以延庆十分繁华。

可流贼过后,延庆像是被侮辱了一样,静静的立在那里,安静的有些可怕。

“来人,前去扣关!”姜应奎一声令下,两个步兵举着盾牌跑了出去。

没办法,战马太少了。

如果对方设伏袭击,会让本就稀缺的战马雪上加霜。

片刻后,两个步兵跑了回来:“回禀阎大人,姜大人。城上有守军,但是不多。他们都是投降流贼的官军,由于不愿与流贼退往大同,所以留下来继续继续守城。”

“听闻我们是朝廷的官兵后,表示如果免罪就立刻开城投降。”

阎应元从怀里拿出公文递到步兵手中:“把朝廷的公文给他们拿去看看,陛下有令,凡投降者皆免罪!而且官复原职补发之前的欠饷,去吧。”

两个步兵接过公文,举着盾牌又跑了回去。

不多时,吊桥放下城门大开。

几百个衣衫褴褛的士兵从城门里走出,他们双手举着武器,来到城外后将武器扔到地上,随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阎应元不敢大意,先派出十几人进城侦查,确认无误后指挥大军入城。

走到城门附近时,阎应元指着那些降兵问:“你们当中谁的官职最高?”

一个身穿破旧棉甲,皮肤黝黑,头发凌乱,体型结实的汉子站了出来:“回大人,小的叫何文龙,之前担任延庆守备一职,流贼围城后被迫投降,请大人降罪。”

姜应奎咬牙切齿的斥责道:“你妄为我朝武将,不出城杀敌也就算了,竟然选择了投降。要不是陛下有令,我现在就想砍了你。”

阎应元与姜应奎不同,他心中没有愤怒,只有沉默。

眼前的延庆守备是正五品官职,他身上的棉甲竟然有破洞。

堂堂五品武将都是这般装备,可想而知其他人的装备有多差。

大明每年军费高达上千万,其中一多半给了辽东。

其余八边将士饱受饥寒之苦!

哎!

阎应元叹息一声:“何守备起身吧,陛下有旨,全部免罪,官复原职。”

“你在前面带队,本官要接管延庆防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