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造纸(工艺篇) (第2/2页)

加入书签

第四步是抄浆,也称为捞纸,即是用帘床捞取纸浆,使纸浆均匀分布在帘床上,形成湿纸。在形成湿纸前,纤维帚化的纸浆还不是真正的液体纸张浆,需要渗水把纸浆制造浆液,再用篾席(捞纸器)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形成交织、薄片状的湿纸。渗水将纸浆制造成浆液,还需不断地倒拌均匀。

其实这一步,也可以,用勺子把纸浆,舀在一个平整地木板上,摊平即可。

我没有制造篾席(捞纸器),让木工制造了很多平整的木板,把这些木板晒干,纸浆倒上去还能够起到吸水的作用,还能加速湿纸的晒干或晾干,摊在木头上的纸浆一般是采用阴干,不能暴晒,不然纸张会很脆,韧性差。

纸浆在木板上晾干后,揭下来就是可以书写的纸张了,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漂白剂,现在制造的纸只能叫黄表纸,因为是用竹子做造纸材料的,做出来的纸张,肯定会发青。

造纸材料加工很快,但是沤泡需要十天左右,造纸的工艺,我花了一天时间才整理好,看到我写好的这六个竹简,我想。等我纸张生产出来以后,这些竹简将会结束他们短暂的历史使命,完全可以退休了。

--

作者有话说: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家造纸,找来纸箱,用水把它泡烂,使劲地搅,把它彻底搅成糊状,把它摊在木板或者纸板上,摊平摊均匀,晾干纸就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