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章 他心知肚明,故意装傻! (第2/2页)

加入书签

既然定王压根儿就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沐云歌也闭上嘴。

她决定不再给男人任何提醒。

反正,陛下派去西北赈灾的人是定王,要是路上真出了什么差池,那也是定王的责任。

又与她何关?!

似是看出来她心里生了气,楚元戟眉眼闪过一道精芒笑色。

“既然他绞尽脑汁地要跟着咱们,那咱们倒是不妨沉住气,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

闻言,沐云歌的眼睛里闪烁着光亮。

她这才突然意识到,这个男人早就看出了这个老头不对劲儿。

楚元戟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弄清楚这些人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就在这时,杜随骑着马,从队伍的后方追赶了上来。

只闻他压低嗓音在男人耳畔说了几句。

沐云歌好奇地望过去,虽然她没有听见杜随对男人都说了些什么。

但是她看见楚元戟的脸色黑沉了下来。

楚元戟低冷出声:“暂且不动声色,等人进了青州城,便一举将他们全都拿下!”

闻言,沐云歌大致似听明白了。

刚才她就一直未见杜随跟在身后,看样子是被楚元戟派去盯梢商队的那些人。

从楚元戟这一番话,似不难判断出,杜随应该是掌握了那些人有不良动机。

显然,定王是不想打草惊蛇。

毕竟荒郊野外,地势空旷,一旦让那些人察觉到异常,他们想要逃走也很容易。

楚元戟是打算先进青州城,再来一计瓮中捉鳖。

沐云歌的心里,也赞同男人的这个决定。

夕阳西下,苍穹仿似怒放的血莲花,云火漫天,将天际染得一片旖旎。

马蹄声,也随着日落变得越来越快。

终于赶在天黑之前,楚元戟他们进了青州城。

城门外,一袭白衣飘袂若仙。

沐子胥白衣胜雪,遥立于城门之下,俊美的五官如雕刻一般,棱角分明。

他薄唇紧抿,挺拔的鼻翼如山峰般陡悄,目光直视着马蹄扬尘的远方。

今天一早,沐子胥就得到了妹妹随定王一同赴往西北的消息,因此恭候在城门。

但是他的心中却是不快,不知为何定王要将他的胞妹带往西北苦寒之地。

远远地,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逐渐兵临城下。

沐子胥跨步到马前,双手抱拳:“下官参见定王殿下,敢问……舍妹人在何处。”

说话时,他的目光不由自主,淡淡瞥了眼定王身侧的绝色女子,眉头不由蹙得更深了几分。

虽然身在青州,可是沐子胥也听闻了胞妹恳请陛下赐和离书的事情。

如今再见到楚元戟身侧有佳人相伴,心中似是有了几分明暸。

定王,也不过是以貌取人的肤浅之辈。

就在这时,男人身侧马背上的沐云歌,突然一跃而下。

兄妹久别重逢,她难掩喜悦的心情:“哥哥……”

沐子胥白皙俊逸的五官却极是肃然,原来心情不佳。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沐云歌绝色的容貌上,惊艳中带着不能置信的惊诧。

“你……是歌儿?”

沐子胥摇了摇头,虽然声音和身形确实像极了胞妹,可是这张脸……

沐云歌激动地一把拽紧他的手臂,再次出声澄清:“哥,我就是歌儿。”

如假包换!

沐子胥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丑妹妹眨眼之间变成倾国倾城,连他都不敢认了!

但是那双雾瞳,是歌儿确实没错!

“歌儿……”

他们兄妹二人还沉浸在久别重逢的激动中。

从斜对面的马背上,传来楚元戟刻意的低咳声:“咳咳……”

男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沐云歌紧拽着沐子胥手臂的柔荑。

当他看见沐子胥的手,激动不受控制地覆上了沐云歌的手背时,就再也忍不住,故意干咳了两声,以作暗示。

楚元戟的咳声,确实成功的引起了沐子胥兄妹二人的注意。

不过,沐子胥凝望向他的眼神,却明显透着疏冷和距离感。

“定王殿下可知,是下官向陛下举荐,让定王亲自率军前往西北赈灾平乱!”

对于陛下而言,皇子里能带兵打仗并有建树的人,楚元戟肯定是第一人!

闻言,楚元戟眯了眯眼。

前日,陛下突然让三法司停止审讯,并下旨命他戴罪立功,前往西北赈灾。

倘若不是沐子胥当着他的面亲口承认,楚元戟确实并不知道,父皇派他前往西北赈灾的事情,原来是沐子胥呈的折子!

沐子胥当年曾三兄及弟,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才子。

由他上书的折子,必然有让陛下信服之处,陛下才会听从他的举荐。

楚元戟沉思片刻后,很快便开口道:“沐大人是想告诉本王,是你让本王从三法司脱身,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还是……想从本王这里得到什么赏赐?”

虽然定王府曾与沐府结亲,可是他与沐睿父子之间,都并无深交。

却见,沐子胥瞥了眼沐云歌。

沐云歌心里咯噔一下。

她曾飞鸽传书,恳请兄长帮忙想办法救定王,但是这件事情她并不想让楚元戟知道。

沐子胥似是透过妹妹的眼神,看出了她的心事。

他樱红的唇角抽了抽,最终还是忍了下来,目光再投向楚元戟——

“下官有个不情之请,恳请定王派人送舍妹返回京城。西北赈灾之行,有下官一路随行,定会全心全意协助定王殿下。”

青州是前往西北的必经之地,沐子胥也对西北目前的局势有所了解。

沐睿至今还下落不明,他自是不愿意让妹妹以身涉险。

楚元戟与他目光人相视,稍作沉思后,重重点下了头:“好!本王答应你!明日一早,就派人送她返回京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