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黄金制品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里的"烧化"不是指融化,实际是指化学变化,别的东西都在大火中变化不见了,只有金子,虽然变了形,可依然金光闪闪,重量依旧。于是就有了真金不怕火炼的谚语。

牛头金本来就是天然形成的,纯度比较高的金块,由于金的熔点不高,一般制作金器,都是用熔融浇铸法(也叫倒模法)。

现在敲黑板了——(如果有看我书的读者,学的是冶炼专业,遇到类似问题,不要被“真金不怕火来炼”误导,就选这个答案,错了就来找我!)

理论知识我很强,但是条件却限制了我,我没有做大金锅的模具。只好让制铁工匠,直接用大锤给我生生的砸下来一块。然后给我砸薄砸成圆型。x33

我用小锤“四十,四十,四十……”就把它敲成一个大金锅。

把金锅送给夲樱她们,看着夲樱正在做饭,忙碌的背影,我也要证明我的理论正确,我决定用熔融浇铸法给她做个金手镯。

我让制铁工匠给我制作一个厚的坩埚,同时再用大锤给我砸下一个金块,把金块放进坩埚,把坩埚放进炼铁炉子烧,我用黄胶泥做了两个手镯模具。

等黄金被完全烧融化成为金水,我用铁钳夹起坩埚,把金水倒进模具,冷却后除去黄胶泥,黄金手镯胚体就做好了,

这时我又用上了我的小锤,把黄金胚体不平的地方敲平,一个原始纯手工制作的金手镯就做成了,虽然整个手镯表面坑坑洼洼,但是带上却也不会伤害皮肤了。

我也没有刻意把它表面打磨的特别光滑,原始人嘛,总该要有点粗犷的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