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 曲辕犁和单齿耙 (第2/2页)

加入书签

他的右手好像正抬起向下撒着种子,有几粒正落向地面,神态极为形象。谁会想到,黄帝撒种子的这一形象,会成为“种”字的原型呢?只不过金文中将禾放在了左边,而这幅原图手中撒种子的“禾”是在右侧。

左上方残痕处似是一具耒[lěi],这与篆书中的“耒”字颇为相近,与甲骨文字典中类似字形结构的“耒”字相似;

《说文解字》中释:“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x33

也就是说,黄帝时期已经有了耒这样的耕田农具,由于甲骨文都是一些线条,具体是什么东西,有机会需要亲自去看看。

耙这种农具是水稻种植不可缺少的,因为水稻种植需要田地平整,也是我们俗称的“耙田”,耙分为单齿耙,和双齿耙,双齿耙一般用于畜力,单齿耙比较适合用于人力。

我打算制作的就是单齿耙,单齿耙制作也很简单,只要在一根圆木上,装上耙齿,上面再装扶手,就可以了。

经过反复试验与修改,我和我的工匠们耗时近一周时间,终于把符合我要求的,曲辕犁,和单齿耙,做出来了。

--

作者有话说:

《寿光骨刻文》是201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凤君,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