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梦中拜访 白龙观内 (第2/2页)

加入书签

说着,宋云志看向冬暝:“冬暝兄弟,如今这些恐怕不寻常。”

“我打算,前往白龙观一趟,询问一下九渊真人。"

“你若方便,可否能陪我同去?”

冬暝心中一动。

若是按照梦境的走向,现实当中,永夜出现之时,宋云志应该找过白龙观。

但是现实当中,自己这个时候毕竟不认识宋云志,那他会想到去白龙观的理由是什么呢?

念及至此,冬暝开口问道:“之前宋兄说过,生老病死之道,是九渊真人所擅长。”

“只是,如今这三日乌云盖顶,连日来电闪雷鸣,这等诡异之事,九渊真人也能管束?"

宋云志点点头:“这位九渊真人所学颇杂,对天象之道也有所涉猎,据说还看过诸多诸子百家之阴阳家的典籍。”

“他要是都不知道,那这松阳县,恐怕就无人清楚了。”

冬暝放心心中疑惑,便和宋云志,一起来到了白龙观之处。

让冬暝有些诧异的是,按道理来说,大唐崇尚道教,白龙观又是整个松阳县唯一对外,允许百姓祭拜的宫观。那么在代理位置上,应该修建在相对繁华之处才是。

可随着宋云志的引路,两者却逐渐来到了松阳县的边城区域。

看着眼前牌匾上所写的“白龙观"三个字之后,冬暝不禁注意到了,在牌匾前方,左右两侧的镇观石雕。

这石雕,有别于一般人常用的雌雄双狮。

而是两条盘旋之龙。

冬暝心中一惊,龙可是只有皇帝此时使用的,这番使用不是大不敬吗?

宋云志却仿佛没有看到一样,而是径直跨入宫观大门。

正在洒扫的道童们,看到宋云志出现时,也纷纷行礼:“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

跟随在后面的冬暝,注意着每个人的表情。

此时此刻,哪怕是这些道童,看到宋云志的时候,依旧是满脸尊敬之色。

由此看来,宋云志在松阳县的风评,的确是不错。

只是为何会后期变成如此?

疑问中,宋云志已经停下了脚步,看着面前一位鹤发童颜之人,拱手笑道:“见过九渊真人!”

定睛一看,此人精神沛然,举手投足,都带着一种修道人独有的出尘埃之态。

拂尘轻挥之下,九渊真人露出一丝儒雅的笑容:“见过宋县令,这位是……”

“哦,我来引荐一下。"宋云志笑道:"这位郎君是从长安城前来,乃镇魂司镇魂卫冬暝。”

冬暝拱手道:“见过真人。”

九渊真人拈须轻笑,说道:“郎君客气,既然是镇魂司之人,那也必然精通神鬼知道。”

“两位今日联袂而至,恐是为了这三日来的云中双目吧。“宋云志叹了口气,露出一丝担忧之色:“正是如此,所以请真人解惑。”

九渊真人笑道:“两位请随我来。“说着,三人进入了主殿之中。

映入眼帘的,却并非是三清神像,而是人间三皇,即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并且在两边,还供奉着五岳山神。

神像雕刻的手段着实了得,仅仅是看了几眼,便有一种心惊胆战之感。

旋即,跨越主殿之后,便来到了白龙观道士们休息的后院之处。

静室之内,九渊真人云九重从旁边的架子上,取出了一副图卷:“两位,请看。”

说着,图卷徐徐打开之后,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张鱼跃龙门之图。

这龙门从外观来看,就仿佛是一道从彩虹之上降落而下的瀑布。

至于下方的湖泊,正是他和陈篁阁主发现饕餮雕像之处。

而在那湖泊之中,冬暝看的分明,画着两尾鱼。

一尾是白色的。

一尾是黑色的。

两者均是鲤鱼,似乎对着那龙门跃跃欲试。

宋云志不由露出一丝困惑之色:“观主,这是"

九渊真人云九重解释道:“这便是,我对如今情况之推测。

“实不相瞒,这幅图,还是我女儿云晴双,从藏经阁当中找出来的。”

“前些日子,我夜观星象,发现七星错乱,隐隐有杀气腾腾之相。"

“我几番占卜,不得其法,却心神越发不宁。"

“小女跟我说,她睡梦之中,有一双巨大的眼睛,带着无法言说的威压,让她从藏经阁找出一张图来,正是你们眼前的鱼跃龙门之图。”

“而这幅图,我对照白龙观内记载的一些内容之后,这才发现,原来在我松阳县内,还有一个逐渐被人遗忘的传说。”

说着,九渊真人拂尘一点,却见眼前之图,竟如泼墨渲染一般,开始变的灵动起来九渊真人同时说道:“此湖,对应的便是松阳县外的跃龙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