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4章 奶奶上岗 (第2/2页)

加入书签

最后,李桂兰就和尤斌成了合作搭子,准备一起去管理经营半日花香烛茶点铺~bigétν

介于奶奶第一次出来创业,林青青把仪式感做的十足。

特意让白云道长算了黄道吉日开业,又请悲喜苦乐买了一堆炮竹。她还特意给奶奶做了几身好看的新衣服。

老黄虽然一开始感到沮丧,但是他转过来一想,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嘛!咱跟着去就行了!多大点儿事!

所以香烛铺开业时,老黄特意给李桂兰他们送了一辆马车。一辆外表平平无奇,里面配置豪华的高档马车。

林青青知道他的想法时,好笑不已,又在香烛铺后面扩了三个小隔间,给奶奶尤斌老黄当休息室~

当然,作为儿子,林国庆当仁不让,本来想给老娘整几个奴婢小厮使唤。结果李桂兰死活不要,一开始创业,她要靠自己。

林老汉本来不同意,不过看老伴儿整个精气神都变了,整日里风风火火的,也不驼背了,也不喊腰酸腿软了,他也跟着高兴。

山脚下的香烛铺现在只此一家,卖品价格有高有低,即使是平民百姓也都买的起。

李桂兰在林青青的引导下,思路大开,让张萍给她调配了六款茶饮。

有荷叶薏米茶,冬瓜红糖茶,黑豆水,绿豆水,菊花决明子茶,甘草姜枣茶。

都是适合夏天喝的养生茶饮。

过往上山的人,几乎人手一份,反正也不贵,几文钱一竹筒,大家都能喝的起,主要是特别解暑!

她还找了李丰年,让他给村里哪户贫困,人口多的人家说,可以来她铺子里拉活儿。

有些富户嫌天热,不愿意自己爬上山的,可以租轿,雇人抬自己上山。

她的铺子里有那种竹竿轿子。如果村民愿意来干,拉活儿的钱她只收四分之一。

还有山上的野果,竹笋,野菜都熟了,谁要是愿意进山采摘,有多少她就收多少,只要品质好。

一时间,老太太成了村里的名人,大家都知道她了,家里有半大孩子的,还有一些少妇也都愿意进山采点东西,到香烛铺找李桂兰交易。

这边香烛铺算是稳住了,林青青火急火燎的又开始带着林家村村民整改码头的大仓库。

原因无他,她那个宰相爹前日回来时说了,天变好了,春闱的时间虽然过了这么久,可圣上的意思,还是得开考!已经快马加鞭通告天下了。ъitv

所以,林青青火急火燎的就开始了她的赚钱大计。

仓库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所谓春闱开,全国学子涌入京城,那京城的客栈还不得人满为患到瘫痪!那住房的价钱肯定也是跟着水涨船高,高到离谱。

就跟现代过暑假一样,酒店飞机票通通涨价没商量!

有钱的人家可能不愁,可那些跋山涉水而来,可能借了一屁股债才堪堪走到京城的穷人家孩子呢!

既如此,林青青就想把仓库改造成“胶囊青旅”!专供赴京赶考的学子住,让人人都能住的起!

当然,她也不是大善人,第一是宰相爹说了,朝廷会有补贴。

第二本来胶囊旅社就是走量的,其实没啥成本,但是赶考的学子都会提前到京城,一住就是按月论,即使考完,还得等放榜!若是高中,还得等着参加殿试,每日要吃要喝,也都是赚头!

第三,就是城隍爷那里,林青青已经想好了联动合作的计划了。只待旅馆盖好,学子们入住,她即可以去跟城隍他老人家谈合作了!那才是她要的重头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