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六十二章 叫苦 (第2/2页)

加入书签

但张源还是决定回答,这种小年轻的问题就是要来拖时间的,等那些精明的家伙问出问题可能就不好回答了。

巴拉巴拉扯了一通之后,又有人问道:“前天海鸥同东方集团签署了战略协议,今天上午在您开会的时候,海鸥再次和江海的交大签订了实验室的合作项目,请问张总您是出于一个什么考虑呢?”

这就很能拿分了!张源兴致勃勃地说道:“东方集团是国内面板界的领头羊,海鸥是欧洲通讯公司的第一梯队,双方达成这个合作实在是太正常了!我们也和东方集团反复探讨过,他们的产品规划非常符合海鸥的预期。至于和江海交大的的实验室合作项目,我是交大物理学的硕士研究生,给母校带点项目回去无可厚非吧?”

不远处就是刘肇楠,他能看到张源被记者围着,也能看到陈维被记者提问,他这边也有,但他只想抽身,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也得到了海鸥和交大共同建立实验室的消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造孽后人还债!”刘肇楠不禁有些愤愤然,经过张源这件事,他依旧坚信在江大,或者其他的高校中依旧会有不长脑子的人。

陈维眼角的余光看到刘肇楠快速离开,嘴角的笑容更盛,他从会场一出来就收到了消息,合作项目签订得非常顺利。

省里教育厅的领导走到了刘肇楠那边,扯了一些闲话宽解了他一番,肉总算是烂在了江海的锅里,刘肇楠的情绪不能维持太久。

虽然刘肇楠的级别更高,但他还真得听这一句劝,没办法,大局为重,他不能让其他的高校领导再过来看热闹了。

另外一边,贾孚珪也在被记者围堵,不少人企图得到更多的资讯,单单靠目前的产品是不足以让海鸥专门和他们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

只是贾孚珪口风甚严,给出的都是已经在新闻中被反复提及的套话。

建康,交大。

协议已经签订,但事情并不是就像新闻里说的那样乐观。

魏阳在把菲斯等人送进了金丽之后火速赶了回来,和王云峰孔令怀等人再次坐在了一起。

“和交大进行实验室的合作对国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在国外可能又要炒作一波了!比如张总会趁机往国内进行核心技术的转移等等,所以我们的交大实验室要先一步发表消息,在5g的通讯上要采用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基带技术。”

几个校领导都会意:“国外的动静还没出来,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有信息延迟的关系,也可能会有人在装傻,等着张源有破绽的时候再来个添油加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坚持住小魏给出的参考意见。”

“老板在燕京那边也会和领导说明这个情况,有国家层面在暗处支持,国外的小丑也不敢太过分。”

一天的会议结束之后,张源就回到了酒店,没过多久就有工作人员过来了。

“张总,等会儿齐部长会来见一下江海的企业家们,您需要做一下准备。”

“谢谢。”

张源本来以为就齐凌云会过来,没想到建康的市·委书·记陈周军和交大的书·记陈维也陪同一起过来了。

“齐部长好,陈书·记好,老师好。”对于陈维,张源叫一声老师更显亲近。

“坐吧。”陈周军对齐凌云说道:“这可是我们建康最最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了。”

“我看到了!前几天和东方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今天上午又和交大一起建立了实验室的项目。”bigétν

对这两位张源可不能隐瞒什么,实际上他们也都能猜到张源的目的,但还是要张源再亲口说出来才行,光凭猜测可没法给予相应的支持。

“……这次和交大进行实验室的项目,最主要的就是cpu的技术,交大的实验室会在研究5g课题的时候开始接触到,tegra的cpu也会采用高通的方案,这个在收购的时候我向齐部长通报过。”

“用来打掩护倒是挺合适的,这个借口很好。”陈周军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国力不强,找个借口还要努力让人家相信。

张源接着说道:“交大的实验室会深入研究通讯的课题,我和我的老师王云峰教授谈过几次,以交大目前的状况来看,科研人员会不够,所以学校后面会让他带博士研究生。”

陈维也开始叫苦:“齐部长,陈书·记,我们交大人有信心做好这个实验室,但你们也知道,我们交大的底子实在薄啊……”

陈周军不厚道地笑了,他看着齐凌云说道:“齐部长,我们江海有困难,你们得帮忙解决啊!”

交大的人不够,那就要从其他的地方来凑,博士研究生只是个幌子;至于是谁要过来,那就不是张源和王云峰说了算了,但他们肯定都要挂在交大这边;项目要是真的做成功了,往后江海交大在国内的影响力会持续上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